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壁扫描电镜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2007-4-23 16:04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秦燕军 阅读量:1368

  提 要 目的:揭示在髓腔壁的微细形态学规律,为根管治疗术以及理解牙本质过敏现象提供应用形态学基础。方法:首先采用扫描电镜对25颗4的髓腔壁进行系统观测,并分区定点摄影,然后对扫描电镜照片进行形态测量。 结果: ①牙本质小管口分为4型,即圆形、卵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②从髓室自根尖方向,牙本质小管口的直径、密度和相对面积均逐渐减小。③不规则性继发性牙本质最多见于根尖1/3,其次是根中1/3。 结论: ①牙本质小管口的形态与牙本质小管的走向及其在钙球上的开口的形态与牙本质小管的走向及其在钙球上的开口部位有相关关系。②牙本质小管口的相对面积较单纯的牙本质小管口的直径和密度更能全面地反映不同部位髓腔壁的特征。③不规则性继发性牙本质的出现属于生理现象而并非病理变化。
  关键词 第一前磨牙  髓腔壁  牙本质小管  扫描电镜  微细形态学

材料和方法

  牙齿采集和分组
  选择牙体完整、根尖发育完成、磨耗不超过Leigh I级的在25颗,髓机分为5组,年组5颗。
  SEM样品制备
  前4组分别用金钢砂片通过牙体长轴纵剖,分别显露髓腔的近中壁、远中壁、颊侧壁和舌侧壁,第5组平颈缘横剖,显露髓室顶。将剖好的牙齿浸泡于5%次氯酸钠溶液中24h,流水冲洗8h,晾干后临界点干燥,粘台,离子溅射镀金膜。
  Stm观察和摄影
  采用日立8_570扫描电镜,在20kv加速电压下观察髓腔壁不同部位的形态结构特征。分别在髓室顶和各轴壁的髓角、髓室侧壁、根颈1/3、根中1/3和根尖1/3分区定点摄影。
  SEM照片牙本质小管口形态测量
  1. 牙本质小管口分型:根据SEM照片上牙本质小管口的形态,对牙本质小管口进行分型,分析每一型在不同髓腔壁上的分布情况。
  2. 圆形牙本质小管口直径测量:采用目镜置有尺状测微尺的立体显微镜,在髓腔壁不同部位的照片上分别选取20个有代表性的圆形牙本质小管口,测量其直径并计算平均直径。
  3. 牙本质小管口密度测量:牙本质小管口的密度用单位面积牙本质小管口的数目来表示,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4. 牙本质小管口相对面积测量:牙本质小管口的相对面积用每张照片上所有牙本质小管口的总面积占整个照片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按照Saunders和Kahles〔4〕报道的方法,在一张透明塑料纸上制作一规则的点栅,该点栅由均匀分布的100个点所构成,每行10个,共10行,每行中相邻两点间隔6mm,行与行间隔6mm,由第二行开始,每行顺次较上一行滞后1mm。测量时将点栅覆盖于SEM照片上,使所有的点均位于照片内,计数所有与牙本质小管口相交的点的数目。每张照片均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然后用下列公式计算牙本质小管口的相对面积(%):

结  果

  牙本质小管口的形态及测量
  1. 牙本质小管口的分型:牙本质小管口分为4型:圆形、卵圆形、长条形和不规则形。圆形(图1)见于髓角及其附近的各髓腔壁上,卵圆形(长径/短径≤2者)(图2)和长条形(图3)(长径/短径>2者)多见于髓角及其附近和相邻轴壁的转折处,不能归入上述3型者为不规则形(图4),见于各髓腔壁。
  观测中发现,当牙本质小管与髓腔壁表面呈垂直或近似垂直开口时,牙本质小管口多呈圆形(图1),否则呈卵圆形(图2)或长条形(图3),当牙本质小管与髓腔壁越接近平行开口时,长条形牙本质小管口的长径越大。此外还发现,位于钙球中部的牙本质小管口多呈圆形,而位于钙球周边的牙本质小管口多呈卵圆形或长条形。
  2. 牙本质小管口的平均直径,密度和相对面积见(表1)(图2、4、5、6)。

表1 牙本质小管口的直径、密度和相对面积(4-3.gif (888 bytes)±s)

测量项目髓室壁根颈1/3根中1/3根尖1/3髓室顶
直径(μm)2.23±0.322.26±0.281.90±0.241.08±0.122.35±0.29
密度(103个/mm248.95±9.3141.99±12.7224.57±10.6912.96±5.8757.98±4.10
相对面积(%)20.43±3.5013.00±2.926.67±1.641.14±0.3818.25±2.87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