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溶骨症

2018-12-26 17:12  来源: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刘敏 刘炜炜 徐志民 王梓霖 李佳乐 韩冰 阅读量:12080

    溶骨症又称大块骨溶解症、消失骨病等,以自发性进行性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和青年多见,且无明显的性别和种族差异,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肩部,肋骨、骨盆和下颌骨,手和腕关节很少累及。该病由Jackson于1838年首次提出,但直到Gorham和Stout于1955年报道之后,人们才了解了它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溶骨症非常罕见,迄今为止国内外约有300例报道,大约50例发生于颅颌面部。发生于颌面部的溶骨症主要位于下颌骨,也有发生于上颌骨、翼突内侧板、颧骨、颞骨及眶骨的报道。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简要综述。

    1. 病因

    尽管目前国内外都有报道,但关于溶骨症的病因仍不明确,其病理生理学仍未完全阐明,该病的特点是与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相关的单个骨或连续骨的逐渐吸收。Gorham和Stout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长时间病理性的充血、pH值的改变、机械应力等都可以造成骨吸收,创伤会促进肉芽组织的大量生成,从而加速这一进程。除此之外,Gorham和Stout还描述了最初的血管瘤病,也可能导致明显的充血和随后的骨骼破坏,他们还发现在骨吸收区域,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强,数量却并未见明显增加,即使溶骨过程不再继续进展,也无新骨形成。而其他学者认为:溶骨症的发生可能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生物化学作用有关,这些因子激发了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又促进了病理性淋巴管的增生,进而加快了骨破坏。在此基础之上,Zhu等提出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RANK)系统理论。

    RANKL/RANK系统与多种骨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如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炎症性骨丧失。RANK是TNF受体(TNF receptor,TNFR)家族的成员,因其缺乏细胞内结构域固有酶活性,所以RANK与RANKL结合后,需招募衔接蛋白,比如死亡结构域蛋白(Fas和TNFR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及TNFR相关因子(TRAF-1~6)等引起信号转换,激活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Akt/PKB、JNK、ERK及p38等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的生成、分化、功能及存活。但是,对于溶骨症发生的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

    2. 临床表现

    溶骨症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患者可能一直处于潜伏期,溶骨过程无痛,又无其他症状伴发,直至出现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骨组织可自发性、进行性吸收直至整块骨被累及,甚至侵及临近软组织,因此颌面部溶骨症会出现面部畸形、受累牙疼痛松动、咬合紊乱及张口受限等症状。患者虽有牙痛病史,但无炎症反应,此刻需引起重视。但也有一部分溶骨症患者具有自限性,可能一直处于静止期,即骨吸收稳定,不再进展。

    溶骨症的实验室检查可显示为无明显异常,一些核医学成像如骨闪烁扫描等,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延伸和活动情况。曲面断层和CT检查可见大面积骨吸收,边缘粗糙,有病理性骨折线,无骨膜反应及新骨形成。病理检查则以骨小梁破坏及薄壁血管和淋巴管的增生为主要特征,无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分析发现: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表达阳性,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阳性,Ki染色仅能看到边缘细胞的活动,进一步证明了无恶性增生。而且在内皮细胞中可见CD105呈高水平表达。在临床上,需综合以上溶骨症的这些临床特点,才能做出诊断。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因溶骨症在临床上非常罕见,且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所以初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表现、放射线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可以诊断为溶骨症。但在诊断之前,也有一些类似的临床表现会干扰诊断结果,如颌骨慢性骨髓炎、骨化性纤维瘤、颌骨的恶性肿瘤和广泛性淋巴异常(generalized lymphatic anomaly,GLA)。颌骨慢性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炎性病变,而且多数可穿透黏膜或皮肤形成瘘管,X线检查可见死骨形成,但溶骨症未见死骨形成,且无明显的炎症反应。颌骨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多见,早期可能无自觉症状,后期可出现局部疼痛,并相继出现下唇麻木,影像学检查可见骨质呈不规则虫蚀状破坏,而溶骨症一般颌骨呈广泛性吸收,累及范围较大,但很少出现下唇麻木的症状。

    发生于颌骨的骨化性纤维瘤,可出现颌骨膨隆,质地坚硬,导致面部畸形及牙移位,咬合错乱,但牙一般不松动,影像学检查骨密质内侧和髓腔的溶骨病变可被一清晰的骨硬化线所包绕,而溶骨症表现为骨质广泛吸收导致的颌骨萎缩、变形。GLA是一种影响骨骼的多系统性疾病,主要特点是病理性的淋巴管扩张,而溶骨症是以薄壁血管增生为主的导致骨吸收破坏的血管异常紊乱,针对两者的鉴别,主要从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方面入手。溶骨症主要发生在颅骨、颈椎和锁骨,而GLA主要在胸椎、肱骨和肩胛骨。

    有报道指出:溶骨症和GLA之间存在显著的放射学差异,尽管有一些重叠的特征,主要特点是在溶骨症中可观察到进行性骨溶解,而GLA的结果则提示为更广泛的破坏,特别是附属骨骼,存在椎间盘淋巴畸形和内脏器官的损伤。血管瘤与溶骨症是相似的,因溶骨症在起始也有可能是不明病因的血管瘤型。此外,血管瘤病和溶骨症在扩散、病程和预后方面非常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溶骨症一般是非家族性的,通常是单中心的。

    4. 发生于全身其他部位的溶骨症

    溶骨症不仅发生于颌面部,全身其他部位也有可能发生,包括肱骨、肩胛骨、锁骨、肋骨、胸骨、股骨、脊柱和手腕等。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淋巴血管增生、破骨细胞数量或活性的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其主要临床表现:肿胀及触诊疼痛,运动受限,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软组织萎缩或畸形等,进行性骨质溶解可引起脊柱后凸及侧凸、半脱位或甚至脱位。对相邻软组织的浸润也是破坏性的,但是并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的迹象。X线片及CT片:明显界限的低密度骨吸收区域,但在骨缺损区域无钙化骨及死骨形成。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薄壁血管的增生,但无细胞的异型性,骨内增生血管,在增殖血管内皮细胞内CD31、CD34和D2-40阳性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还显示了VEGF和VEGFR-3的表达。因此,该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结果,并且排除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质溶解的任何其他原因。

    5. 治疗

    溶骨症的骨质广泛性吸收破坏,因此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关于溶骨症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但目前仍有许多手段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手术。溶骨症的病理分期可分为2期:第1期以血管增生为主,即活跃期;第2期以纤维增生为主,即骨吸收静止稳定,因此手术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治疗,即去除破坏的骨组织及行假体或腓骨、髂骨等移植,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骨吸收停止,即使病变处于稳定期,但手术治疗的缺点是,部分患者短期内骨吸收继续进行,甚至整个颌骨完全被吸收,这会导致手术治疗失败。

    手术治疗的预后情况主要取决于手术移植时溶骨症是否处于活跃期。也有报道称,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不在手术治疗方案内,这也是手术治疗的缺点之一。针对该疾病的药物有双膦酸盐、降血钙素、贝伐单抗、干扰素-α等。双膦酸盐主要是通过以下3点来抑制骨吸收:1)调节血清中IL-6的水平,使其处于正常范围,从而减少破骨细胞的活性;2)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3)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从而干扰破骨细胞的吸收,但其会引起严重的肾损害及下颌骨损害等,这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贝伐单抗和干扰素-α主要是下调循环血液中VEGF的水平来抑制血管增生的。然而这些药物基本上对骨吸收没有明显改善,也没有达到控制疾病不再进展的效果。

    合适剂量的放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溶骨活动,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当涉及多个椎骨时,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不能被使用;而且该治疗的预后尚未明确,何时使用放射治疗也存在争议。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可能会产生加法效应。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