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正颌外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9-4-17 11:04  来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作者:张天嘉 徐昱婷 沈国芳 王旭东 阅读量:18593

    正颌外科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其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了解其发展历史,对于更好地认识这一专业学科的内涵和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960年以前

    观察人类本身的发展历程,我们往往可以观察到头颅的形态逐渐朝向更小的颌骨及更大的颅骨发展,更小的颌骨及不完全的退化也解释了部分牙颌面畸形的发生,其他包括创伤、先天畸形等因素也在正颌外科发展史上不断受到重视。公元前900年,出现了最早的牙矫正装置。尽管最早的矫治器并不是为了纠正牙颌面畸形,但是随着矫治器和正畸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善,使用正畸装置纠正牙的畸形逐渐得到认可。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部分不仅有牙列问题同时伴有颌骨畸形的病例,对许多口腔医师形成了极大挑战。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开始尝试通过手术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1.1下颌骨前突的正颌外科治疗

    在早期诸多牙颌面畸形患者中,下颌前突往往因为面部美观问题较为严重而受到外科医师更多的关注。正颌外科史上最早的手术记录是在1849年,Simon Hullihen采取前磨牙区楔形去骨及前牙区根尖下截骨手术,后退前部牙槽骨段,用以纠正1名中年女性前突的下颌骨。从现在的角度来看,Hullihen医师的手术仅仅轻微改变了前牙区的突度,并未涉及下颌骨下缘,但其开创性的工作依然可以用“伟大”来形容。1887年和1895年,来自法国的Berger和Jaboulay分别提出了在下颌骨髁突颈部截骨的方式来后退前突的下颌骨,实现了下颌骨的整体后退。这一技术一直到1950年代依然流行于法国。

    1897年12月9日,Vilray Blair在Hullihen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做出了极大改进。他在1名下颌骨前突伴偏斜的年轻男性身上,完全截断并去除了部分双侧下颌骨体部并使用钢丝圈结扎固定,完成了第1例下颌体部截骨术,用以纠正患者的下颌骨位置。该手术实现了下颌体部长度的缩短和旋转,并且“在一个较好的咬合位置得到了愈合”;同时也证明了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去除部分骨质不会影响手术的安全,这种方式也没有造成颌骨畸形的复发。当然该手术并没有特意保护下颌神经而导致该患者“几乎失去了下唇皮肤的感觉,但是并没有产生其他的不利结果”。该手术的成功不但为下颌骨前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式,且在此基础上,Blair提出:“必须去除部分骨质使前突的下颌骨得到充分的后退,以获得和谐的面型,而手术之后的咬合关系应交给正畸医师继续治疗”,这也是正颌外科医师首次将正畸治疗视为治疗的一部分。

    在战争期间,因颌面部创伤救治技术的发展,许多颌骨畸形的矫正技术在战后被广泛发展,用于牙颌面畸形的矫正,不断出现了新的下颌骨手术方式。Lane和Blair在1900年早期提出了下颌支水平截骨术;而到1945年,Mouse通过口内切口完成了这一手术过程。1954年,Caldwell和Letterman完成了下颌支垂直截骨术,通过下颌支内、外板的接触,为下颌骨手术提供了更好的稳定性。1950年,Barrow和Dingman为了提高下颌骨后退手术的精确性,第1次使用了预成型牙合板,使正颌手术开始向精确手术的方向继续发展。

    1.2下颌骨后缩的正颌外科治疗

    在纠正下颌骨前突患者的过程中,正颌外科医师亦开始关注下颌骨后缩患者的治疗。早在1897年,Mudd在Angle的协助下,完成了下颌支水平截骨迁移下颌骨的手术;之后,Blair在1912出版的《口腔颌骨疾病与手术》一书中,系统描述了通过下颌支水平截骨的方式,前移下颌骨到合适的位置并固定,以进行下颌骨位置的矫正,并用于部分因关节强直引起下颌骨后缩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比较于后退下颌骨,前移下颌骨面临更多的临床问题,包括:①骨块的接触以促进愈合;②创面足够的软组织覆盖,以减少感染;③减少肌肉的拉力以防止复发;④取得较为稳定的骨块固定。为解决这些问题,正颌外科医师做出了许多尝试。1928年,Von Eiselberg和Gadd各自提出了下颌骨的阶梯形截骨;同年,Limberg完成了下颌骨L型截骨手术;1936年,Kazanjian在颏孔前方使用阶梯状截骨并向后扩展的方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颌骨前移。下颌骨前移后骨块的相互接触,一直是促进上述手术方式不断进步的根本问题。包括Caldwell和同事在1968年提出的C型截骨,以及之前提出的下颌支垂直截骨并植入部分髂骨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这一问题。然而,Trauner和Obwegeser在1959年关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描述,对下颌矫正手术的方法进行了彻底革新。

    从1954年开始,经过不断尝试,Obwegeser最终实现了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并在1968年纽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口腔外科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Oral Surgery,ICOS)上介绍了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的多功能性,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其在下颌骨前移或后退中的广泛适用性以及口内入路的特点,从那时起,矢状骨劈开术取代了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多数其他类型的下颌骨截骨术。

    1.3上颌骨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

    早期的正颌外科医师更多关注下颌骨的移动以改善面型,而较少关注上颌骨对面型的影响。直到他们开始意识到单纯的下颌骨手术往往最终导致一个平坦甚至凹陷的面中部形态,才开始认识到上颌骨的移动对面部形态的重要影响。上颌骨手术在早期就已经有较为固定的手术方式。最早的上颌骨LeFortⅠI型截骨手术并非由正颌外科医师完成,而是由五官科医师David Williams Cheever为了暴露鼻咽部的息肉而实施,并最终在原位进行了固定。到1900年代,为了肿瘤的切除而使用该手术方式已被多次报道。

    1921年,Cohn-Stock最早以矫正牙颌面畸形为目的而采用上颌骨截骨术。Stock为了防止骨块血供不足,采用两步法完成了上颌骨前部截骨术(AMO),并取得了较好的咬合关系。在同一时期,Karl Schuchardt发展了上颌骨后部截骨的手术方法。Martin Wassmund对于上颌骨手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在Cohn-Stock的基础上,Wassmund通过唇侧及腭侧骨膜下隧道型入路,保证了上颌骨块的血供,但也因此较大限制了骨块移动。1927年,他使用隧道型入路完成了第1例全上颌骨段的截骨术,并通过弹性牵引,使上颌骨缓慢移动,解决了患者的前牙开牙合问题。

    在当时,正颌外科医师完成了不同的手术方式(前部截骨、后部截骨、LeFortⅠ型截骨、四边形截骨等),然而受制于对骨块血供理解的缺乏,以及难以获得稳定的固定方式,上颌骨手术的结果往往不甚理想。直至通过Gillies、Rowe和Obwegeser在60年代的不断探索,LeFortⅠ型截骨术才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1.4颏成形手术

    在早期纠正颏部后缩的问题上,人们往往通过下颌下的皮肤切口,采用植骨或使用植入物的方式。直到1942年,Otto Hofer在尸体上完成了“颏成形”截骨手术,成为历史上第1例有记录的颏成形尝试。然而一直到1957年,“颏成形”这一手术名称才由Obwegeser正式提出,同时完成了口内入路的颏成形术。1964年,John Marquis Converse和Donald Wood-Smith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多种改良的颏成形手术方式,建立了前移颏部,上抬或下降颏部高度以及改善颏部对称性的手术方法。自此,颏成形也成了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常见手术方式。

    在早期的正颌外科发展史上,先驱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完成并报道了多种上、下颌骨的手术方式。直至1960年代,Obwegeser在总结了大量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介入,逐步确立了包括颏成形在内的正颌外科的标准化手术流程。1969年,Obwegeser在1名患者身上同期完成了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和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并分别移动到了合适的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及面型。至此,正颌外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2.1960—1990年

    在手术方式逐渐标准化以后,正颌外科在1960年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局限于外科医师的努力,而是包括正畸学、生物医学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

    2.1口腔正畸学的发展

    正颌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正畸医师的贡献。特别是美国正畸医师首先看到机会,他们主张术前和术后牙正畸矫正,确保稳定的咬合关系,进而有助于最终正颌效果的稳定。一些诸如使用丙烯酸牙合板临时稳定咬合关系或术后矫正Spee曲线深度以增加面下1/3的高度的方法无疑是正畸医师的功劳。他们还为适当的临床和放射学随访提供了工具,特别是标准化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开拓了许多临床医师的视野。通过影像学测量,很快发现了诸多术后复发的问题。

    McNeill在1973年提出:即使在颌间固定期间,使用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前移下颌骨,下颌骨也会退缩。线性骨接合术的强度难以防止这种移动,需要正畸医师参与协助咬合建立。然而当时,所有欧洲地区依然缺乏这种正颌外科医师和正畸医师作为团队联合治疗的报道。直到West和McNeill在1977年提出:“基于传统正畸原则的联合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和纵向分析治疗效果,有助于正颌外科领域的不断进步和护理标准的提高”。

    Bell、Proffit和White在1980年出版的著作《牙颌面畸形和手术矫正》,使得正颌外科医师和正畸医师的联合治疗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这是第1本提出正颌-正畸联合治疗这一概念的著作,强调正确的诊断工具和协调的治疗从功能和美学的角度都能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从此,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随着大量文献提出如何预防或最小化术后复发,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重要意义变得显而易见。他们针对下颌骨前移和各种不同的线性手术方法提出了过度矫正的概念。根据DalPont、Hunsuck和Epker等的建议,正颌手术技术也进行了一些改进。

    2.2正颌手术的生物医学基础

    正如前文提到,在早期的正颌外科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基础实验的支持,外科医师对于颌骨手术中的生理性改变理解甚少,许多手术的成功与否缺少客观的评价以及掌控,多依靠于医师的经验。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的手术依然存在缺陷。Bell教授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正颌手术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研究结果,对猴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LeFortⅠ型截骨术、上颌骨分块截骨术、下颌骨根尖下截骨术在保证上颌骨血供方面是安全的。他表示,只要上颌黏骨膜完整,上颌骨即可发生快速血运重建和骨愈合。1977年及1988年,Bell教授又分别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及水平截骨颏成形术的安全性。

    2.3板钉固定体系的发展

    在这段时间,流行至今的另一种固定手段终于出现。早期的正颌手术多采用钢丝结扎的方式固定骨块,而在1968年,HansLuhr发表了关于使用板及螺钉固定骨块的报告,这项“革命性”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正颌手术的稳定性,减少了长时间颌间固定的必要性。除Luhr外,Spiessl也被认为在这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根据坚固内固定的原则,1974年,Spiessl主张在矢状骨劈开术中采用螺钉固定骨段。

    Jeter在1984年和VanSickels在1986年的研究中证实,此种方法不会挤压骨段之间的神经,并提高了手术效果的稳定性,相比钢丝骨接合术,有更少的复发。由Champy、Luhr等在1976年提出的“迷你”型接骨板(mini-pltes)的演变,也使得其可以用于固定矢状骨劈开术的骨段,对于上颌骨手术也是如此。在使用传统的钢丝内固定时,上颌骨的晚期复发率超过50%。“迷你”型接骨板及更后期出现的微型接骨板,逐渐代替了钢丝内固定术。这种固定方式对于LeFortⅠ型截骨术更为有利,这些可以降低手术复发率的技术的引入,使得正颌手术变得更可靠和可预测。

    2.4正颌手术方式的发展

    上述研究结果的发表,极大促进了手术尤其是上颌骨手术及分块手术的安全性和多样性。LeFortⅠ型截骨术成为修正面中间1/3的主要方式。Schendel在1976年不仅改善了最初描述的上颌骨前移,还涉及垂直向的移动,包括插入骨段进行骨移植或者骨段挤压,使得面部过长或过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垂直延长或缩短上颌骨进行良好的治疗。通过这种上颌骨的垂直向移动,可以真正完成面中份的外观变化。这对于那些有严重三维方向上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唇裂或腭裂患者的治疗尤为有效。此外,也可以通过在偏斜上颌骨,以闭合前牙开牙合,或者以相反的方式使上颌骨向上倾斜。

    在治疗某些类型的前牙开牙合患者时,上颌骨的这种倾斜是必需的。在具体手术操作安全上,对于翼板的劈开也进行了研究。Wikkeling、Koppendraaier和Lanigan在1973年及1987年分别发现使用弯骨凿的原始技术,有时会导致该区域的静脉丛不必要的出血,甚至是颅底骨折。因此,Trimble(1983)提出劈开第二磨牙远端的上颌结节,使上颌骨沿骨折线下降,而不是从翼板分裂上颌骨。

    Henderson和Jackson在1972年引入了遵循LeFortⅡ型骨折线进行的上颌骨截骨术,Gillies和Harrison还提出了颅外LeFortⅢ截骨术来前移颅面部骨。这些手术虽然不是正颌外科中必需的术式,但扩宽了正颌外科医师的视野,也逐步将口腔颌面外科的范畴扩大至颅颌面外科。在正畸医师的协助下,手术辅助的快速正畸扩弓技术对于上、下颌骨及牙弓宽度或长度严重不协调的患者提供了可能的手术方式。对于适用的患者来说,这一技术弥补了分块手术的局限,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正畸医师的参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补充和坚固内固定术的引入,正颌外科结束了初期摸索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3.1990年代

    这一时期的正颌外科手术已经发展为较为固定的手术方式,在遵循标准化的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得到较为稳定的术后效果。近年来的正颌外科发展集中于手术应用范围的扩展、手术技术的改善以及新兴设备的辅助。

    3.1正颌外科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的应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Riley和Guilleminault便提出了应用正颌外科手段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理念。他们发表的研究,使全世界一大批同行参与到对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的治疗研究。Prinsell(1999)提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双颌前移可能是增加后咽部空间的最佳解决方案。利用下颌骨及舌骨前移为主,伴或不伴上颌骨前移的手术方式,可以缓解甚至完全改善OSAHS患者的症状。这一结论至今仍是治疗OSAHS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颌骨前移的手术对于增加气道空间的作用,在相反的方面引起关注。Hochban(1996)提出下颌骨后退对于气道容积的减少有重要影响。在患有某些其他危险因素(肥胖、腺样体肥大等)的患者中,对于气道空间的保证应尤为小心。

    3.2正颌外科的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及长期稳定性,也是近年来外科医师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手术截骨方式趋于统一的背景下,颌骨的固定方式对手术效果及复发趋势似乎有较为重要的影响。Docle、Borstlap以及Joss在2000年以来发表的回顾性甚至前瞻性研究中指出,在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中,使用双皮质钉或是使用钛板加单皮质钉的固定方式没有显著差异。然而在其余手术步骤中,Haers提出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或颏成形等手术中,使用钛板及钛钉的固定方式显然要优于钢丝结扎固位。在广泛应用钛板钛钉固定系统的今天,这些结论并没有进一步强调其重要性。另一方面,外科医师也开始更多地注意到多种常规截骨术的并发症和副作用,以期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Borstlap等总结了多例患者资料后指出,对于下颌骨而言,最主要的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和进行性髁突吸收。在矢状骨劈开术中,约有15%的患者出现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术中从神经管中剥离神经的需要和术中对神经的牵拉。

    1990年,Arnett和Tamborello首次完整描述了手术的另一常见并发症—进行性髁突吸收。此后,逐渐有外科医师报道这一并发症,并提出了部分建议。这种并发症只在使用坚固内固定后才慢慢被发现。因为在此之前,所有术后复发都被认为是由于不稳定的固定方式导致远心骨段的移动引起的,而鲜有人注意到髁突的形态变化。Hoppenreijs在1988年总结到:这种进行性髁突吸在具有高下颌平面角的女性患者和开牙合患者中经常发生。Hoppenreij和Troulis针对这种情况也提出了重新手术、颞下颌关节置换术等多种不同的建议治疗方法。Precious和Lanigan在1997年出版的《正颌手术的风险及优势》一书中,罗列了相当一部分可能的术后并发症。尽管完全避免这些并发症是不可能的,但也十分值得正颌外科医师加以关注。

    3.3牵引成骨技术的引入

    20世纪90年代至今,虽然正颌手术趋于标准,但一些新的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扩大正颌外科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其中最值得提出的是McCarthy等在1992年提出的颌面部牵引成骨技术。在这一技术提出后不久,业内迅速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口内牵引装置上,并取得了极大成功。目前,牵引成骨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颌面部手术。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在原先必须桥接骨端的情况下不再需要骨移植物。因此,该方法非常适用于上颌骨发育不全患者的颌骨增量,包括唇裂和腭裂患者,也适用于患有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患者。目前在牵引成骨技术的适用性上依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这项技术却为整个正颌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4.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兴起,计算机技术、3D打印技术、导航技术以及机器人手术甚至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地介入到医疗中,正颌外科也逐渐步入数字化外科手术阶段。早在1925年,Schwarz就提出了利用医学影像及模型外科技术来诊治牙颌面畸形的新技术。从广义上来讲,这是数字化正颌外科最早的雏形。此后,Broadbent在1931年提出了利用头颅定位片的头影测量方式,成为诊断牙颌面畸形的“金标准”。然而直至1987年,Hemmy首次报道将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颅颌面外科,真正意义上开启了数字化技术在颅颌面应用的先河。随后激光扫描、三维摄影、三维重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CAD/CAM)以及近年来成为热点的三维打印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数字化正颌外科日趋成熟。

    4.1三维模态数据的获取

    将患者的CT或锥形束CT(CBCT)检查获取的DICOM数据通过重建软件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像,是外科数字化的基础。患者数据的数字化模型可以准确地显示解剖结构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大小、几何形状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使得检查结果以及之后的手术模拟变得更加直观和精准。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正颌外科的技术敏感性,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胜任这些工作,不当的操作亦可导致严重误差。

    4.2术前手术规划与模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是数字化外科的核心,Okumura等在1999年就尝试将3D计算机辅助设计(3DCAD)技术用于正颌手术设计,开创了虚拟正颌手术的先河,而Xia等在2000年提出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机辅助的3D手术计划和模拟系统(computer-assisted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 osteotomy system,CAVOS)。虚拟模型在三维编辑软件环境下,进行分割、移动、旋转等各种处理,完成数字化三维设计,通过导入、重建三维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进行区域分割、骨块移动、测量等功能选项,从而实现预定手术方案的生成、手术过程的模拟以及术后效果的显示,对手术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最初的系统仅仅针对硬组织的精确模拟,对于患者和经验尚不足的医师而言,无法对软组织的术后形态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Xia等在同年又报道了该系统在术后软组织预测中的应用。然而因不同患者的软组织形态、组成及质地等性质的差异过大,直至今日,依然无法对正颌术后软组织的形态进行精确预测。目前,通过常见的商业软件,已可以完成上颌骨LeFort截骨、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下颌角修整、颏成形术、牵引成骨术等手术的设计和模拟。尽管依然存在不足,但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完成颅面骨虚拟切割和移动,使复杂手术的模拟成为可能并预测术后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便于医患之间以及医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4.3快速成型及三维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是19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制造技术,根据成形的原理和选择的基本材料不同,可以细分为10余种不同成形工艺,其中,通过将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黏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三维立体打印技术(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3DP),已用于正颌手术中的辅助导板制作。在完成正颌手术设计后,根据术中及终末的上、下牙列咬合关系,可设计并打印出相应的定位牙合板。相比在传统石膏模型上使用自凝塑料制作的牙合板,具有精确度高,可重复制作以及节省时间成本等诸多优势。

    尽管如此,3D打印牙合板依然与传统牙合板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提供了上、下颌骨的水平关系,在垂直关系上,依然需要手术医师的经验为主导;且受制于牙合板的体积及就位,在复杂的分块手术或颌骨需要较大幅度旋转时,无法提供准确的定位;对于一些颌骨位置不稳定、无牙颌或手术移动距离较大的患者,牙合板的使用也存在诸多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Philippe等在2013年报道了用于1例无牙颌患者正颌手术的3D打印截骨导板及定位接骨板。该技术通过预先设计的颌骨截骨线和钉洞,设计并打印与患者骨面精确贴合的截骨导板;再根据移动后的颌骨位置,以原有的钉洞为参考,打印出具有引导颌骨位置的接骨板。通过这套截骨及定位导板,实现了无牙合板手术的精确实施。虽然中国的正颌外科起步较晚,但经过30年的不断发展以及乘着数字化正颌外科的浪潮,国内的正颌外科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于2008年首次在国内报道了虚拟正颌手术设计结合3D打印牙合板的应用及与传统石膏模型外科的比较,验证了虚拟手术和虚拟牙合板的精确性,拉开了国内正颌外科数字化变革的序幕。在近10年的不断探索中,先后报道了数字化牙合板、导航技术、三维成像技术等在正颌外科中的应用,完成了髁突骨软骨瘤,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等复杂病例的数字化正颌外科治疗,并在总结这些病例的基础上,于2016年提出建立了数字化正颌外科的标准流程并加以推广,极大提升了国内正颌外科的均质化水平。

    此后,于2016年率先报道了3D打印截骨导板及个体化定位钛板的制作和临床应用,并在之后的1年不断改进,设计制作了更为精确且更适宜临床使用的金属截骨导板和个性化钛板。如今,数字化正颌外科尤其是3D打印截骨导板以及定位接骨板依然处于推广阶段,其间诞生了许多不同的设计和使用方法,虽然仍缺少明确的评价指标和系统回顾证明其精确性,但无疑极大拓宽了正颌手术的适应证,降低了手术难度。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不断交叉,正颌外科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从依据外科医师的经验到如今通过软件模拟术后效果,为患者和医师沟通提供了便利;从传统的石膏模型外科设计到现在广泛采用的计算机虚拟手术设计,在方案设计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手术设计更为精确;从传统的牙合板辅助手术,到如今使用3D打印截骨及定位钛板,大大提高了正颌手术的精确性,减少了对医师经验的依赖,为标准化的正颌手术推广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big data)、机器人手术系统(robotic surgical system)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的正颌手术也不再变得遥不可及。总之,正颌外科从早期的零星尝试,到如今成为口腔颌面外科中最具综合性、交叉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是国内外几代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也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如今能对牙颌面畸形患者开展广泛的积极治疗。回顾历史,使我们对这一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以促进这一学科更长远的发展。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