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颌窦解剖结构对种植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0-4-10 14:04  来源: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作者:武旭 蓝鹏 阅读量:9774

    上颌窦位于两侧上颌骨体内,是由多个骨壁组成的一个四角锥形的空腔,通常左右不对称。上颌窦的容积因人而异,成人一般在4.5~35.2 cm3,平均15.0 cm3。上颌窦会因年龄增长以及牙列缺损而气化导致窦腔逐渐增大,上颌窦壁变得越来越薄,甚至上颌窦与口腔仅由一薄层皮质骨相隔。在种植手术中有足够的骨高度及骨密度是种植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往往由于上颌后牙的缺失导致牙槽骨吸收或者由于上颌窦腔的气化导致牙槽骨的可用骨高度降低,另外Tan等研究发现,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牙槽嵴顶常有2mm左右的颊舌向吸收,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系数,所以需要进行上颌窦内外提升术来达到种植体植入的骨要求。

    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理论由Boyne和James提出,后来又由Tatum和Summers进行了修正,其中Summers在1994年提出了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理论。如今,这两种术式仍是提供足够骨高度的有效方法。无论是上颌窦底内提升术还是上颌窦底外提升手术,手术均需涉及到上颌窦腔附近的解剖结构,因此手术的操作难易及成功率均与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由于无法直视上颌窦内部解剖及可能存在的变异,从而可造成黏膜穿孔、术中出血、邻牙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前通过影像学手段观察分析上颌后牙种植区牙槽骨的结构形态和周围血管神经及上颌窦有无解剖结构变异及其他禁忌情况,对手术风险进行正确评估,根据观察结果及评估结果选择正确的术式,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故术前对上颌窦的影像学检查分析及根据确定解剖结构分型进行术式的选择十分重要。

    1.上颌窦分隔的分型

    在上颌窦分隔的研究进展中,最早由Underwood在1910年提出上颌窦分隔是存在于上颌窦底壁或侧壁的皮质骨突起,多为冠状位走行,形状类似于倒置的哥特式弓,将上颌窦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窦腔。关于分隔的高度,有学者认为上颌窦分隔的高度大于2.5mm才是对上颌窦提升术式选择有参考价值的分隔。关于分隔的发生率及发生位置,Gandhi等报道上颌窦分隔最易发生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的区域。Underwood设计以上颌窦为观察对象的实验中,得出上颌窦分隔的发生率为33.33%的结论,另有学者的测量结果分别为接近10%和25%,Orhan等的测量结果为58%;Underwood以患者数为统计对象得出上颌窦骨分隔的发生率为66.70%;Shen等统计结果为30%。

    国外单纯以上颌窦为观察对象得出的分隔发生率为13.0%~31.7%,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回顾文献发现,以上颌窦数为观察对象进行统计的学者居多,但由于上颌窦分隔发生不对称使得分隔数据变化在9.5%~58%,可以得出以上颌窦数来统计更能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关于分隔的分类标准,有研究发现上颌窦分隔可分为与面中份的生长发育有关的原发性分隔和形成于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后的不规则腔的继发性分隔。

    另外,AlFaraje将上颌窦内分隔分为六大类:Ⅰ类,单一基底垂直分隔;Ⅱ类,多个(2个或以上)基底垂直分隔;Ⅲ类,单一部分垂直分隔;Ⅳ类,多个(2个或以上)部分垂直分隔;Ⅴ类,部分水平分隔;Ⅵ类,完全垂直分隔(上颌窦的完全分隔)。在上颌窦内外提升术中,上颌窦周围解剖结构对手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且也是容易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关键部位。上颌窦分隔这一解剖形态的存在,影响手术的术式选择及成功率,并且使上颌窦侧壁开窗的位置多变以及使施耐德膜提升变得复杂,因此术前以及术中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术式选择和变化极其重要。

    2.上颌窦与邻近牙关系分型

    EvrenOk等学者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研究后,将根尖与窦底的关系分为3类:根尖突入窦底,根尖与窦底接触及根尖位于窦底之下。另有研究表明,上颌第一前磨牙与上颌窦的距离较远;上颌第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关系最近,前二者的概率为60%左右;其次是上颌第一磨牙关系较近,而上颌第二前磨牙一般关系较远;值得强调的是上颌磨牙的牙根偶有根尖突入上颌窦底。也有研究认为上颌第二磨牙近颊根距窦底最近。

    另有学者认为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2前磨牙到上颌第3磨牙的根尖。KAY认为上中、侧切牙与上颌窦的关系基本可不作为上颌窦提升术的参考范围,而前磨牙及磨牙则恒定位于上颌窦下方,需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正确评估。SHAHBAZIAN等通过对一定数量欧洲患者的上颌窦螺旋CT报道得出上颌窦前界少部分位于上尖牙,大部分位于上颌第1前磨牙,位于第2前磨牙的次之,位于第1磨牙的再次之。

    另外SHARMA曾报道过1例上颌窦内侧壁异位尖牙萌出案例,表明上尖牙与上颌窦可能存在紧密关系,但是否具有影响意义还需做进一步研究。也有实验证明,上颌窦下壁从近中向远中最前覆盖至尖牙牙根,且老年人的位置略有不同,可能与研究时所纳入的不同地区种族、上颌窦的增龄性变化、上颌窦过度气化有关,需进行进一步证明。总之上颌窦底与邻近牙的根尖位置关系比较复杂多变,也是手术选择的重要参考解剖标志,需根据影像学手段进行种植方案的制定。

    3.上颌窦内血供来源

    根据Traxler等通过对上颌窦的解剖发现其动脉血供来源及走行,上颌窦颊侧的血供主要来自上牙槽后动脉(颌内动脉翼腭段发出的分支)和眶下动脉,该处两条血管通常在骨内形成血管吻合且口腔和上颌窦黏膜由这两条血管形成双动脉环供应(Double arterial ring effect)。上牙槽前动脉达到上颌骨后壁时发出小分支营养上颌窦黏膜,上牙槽后动脉与上牙槽前、中动脉吻合成网。

    有研究表明,上颌窦前外侧壁血管下界到上颌窦底和牙槽嵴顶的距离均值分别接近8.0mm和17.0mm。30%左右的上颌窦前外侧壁血管的下端到牙槽嵴顶距离小于15mm,另外70%左右超过15mm。6.6%的上颌窦前外侧壁血管位于前外侧壁颊侧浅表面,64.3%位于上颌窦前外侧骨壁内,29.1%位于上颌窦腔内。

    上颌骨前外侧壁内上牙槽前、中、后动脉网出现率为100%,有的分支直径大于1.5mm。所以应当在术前通过CBCT了解上颌窦内血管走行,测量其管径及其所在位置距离相关参考位置的距离,术中尽量避免对周围血管产生损伤,以免发生术中出血影响手术操作及产生不良后果。

    4.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上颌窦内的骨性分隔、上颌窦与邻近牙的解剖关系、上颌窦内的血供存在多种分型,为了避免上颌窦粘膜穿孔、术中出血、损伤邻牙及较好的完成种植手术,根据CBCT确认种植区解剖结构的分型及根据分型选择合适的术式尤为重要。总之,根据各类解剖分型为确定术式提供了更佳便捷的思考方式,可做进一步研究。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