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机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2006-3-11 15:03  来源: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作者:张琳 苏志军 阅读量:1390

关键词:心理机制
 
【摘要】 文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前进与发展重要支撑点,医院的文化是医院的精神、形象、群体意识、价值观念以及领导者和职工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的具体体现。心理机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重视以下几种心理机制的应用将为医院文化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即运用心理定势,重视心理强化,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激发模仿心理和化解挫折心理。

关键词 医院文化 心理机制 应用

医院文化是一种团体精神和文化积累的沉淀,是一个医院的精神内涵和外在表现,是医院广大员工所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医院文化作为微观的文化氛围,构成了医院内部的心理环境,有力地影响和制约着医院内部成员的理想和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发挥着凝聚、规范、导向等作用。医院领导,既是组织活动的中心,又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如何才能使领导者的追求变成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追求,使领导者的价值观念变成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观念,使领导者提倡的行为准则变成全体员工自觉接受的行为准则,如何才能避免组织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关键在于领导者接照心理学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在医院内部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使全体医务人员在感染熏陶中形成共识。在塑造优秀的医院文化时应注意遵循以下种心理机制。

1 运用心理定势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定势规律,前面一个比较强烈的心理活动,对于随后进行的心理活动的反应内容及反应趋势有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医务人员的培训。在对新员工的培训上,心理定势规律作用十分突出。怎样作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作风?工作伊始,他们头脑还是一片空白。而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更主要的是把医院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优良传统,系统详细地介绍给他们,并通过讨论、总结、实习,加深理解,深入人心。这样,从他们成为医务人员的第1天起,就形成了与医院文化相协调的心理定势,以对其今后的行为发挥指导和制约作用。在对医院的转型改造过程中,相应地要更新和改造原有的医院文化,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心理定势,建立新的心理定势。随着入世后医院经营理念的转变,其经营哲学、战略目标、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相应地加以改变。事实证明,观念的转变绝非易事,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应率先转变观念,然后通过参观、学习、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各级干部和全体员工理解和掌握新的医院文化,形成新的心理定势。

2 重视心理强化

强化,是指运用某种手段,通过一定的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使某种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使某种心理品质变得更加牢固的过程。使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手段称为正强化,制止人的行为重复发生的手段称为负强化。这种心理机制运用到医院文化建设上,就是及时表扬或奖励与医院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医院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使奖励或惩罚尽量成为组织精神的载体,使组织精神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性的因素。许多医院制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都发挥了良好的心理强化作用。例如,某企业领导,在其单位开展“两个第一”评比,第一个“第一”是:看谁第一个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一个创出优秀业绩;第二个“第一”是:看谁第一个违反规章制度,第一个出安全事故。这是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来建设企业文化的典型事例。我们的医院领导可以借鉴“两个第一”的做法,利用心理强化来建设优秀的医院文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的形成。

3 利用从众心理

从众,是在群体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从众的前提是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它不同于行政压力,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或威胁性。一般来讲,重视社会评价、社会舆论的人,情绪敏感、顾虑重重的人,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性格随和的人以及独立性差的人,从众心理较强。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组织领导者应该运用一切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本医院的组织文化,同时发挥管理者和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潮流和声势,主要利用从众心理,促成全体员工行动上的一致。一旦这种行动一致的局面促动了后进员工,就构成一种群体压力,促使他们改变初衷,与大多数员工一致起来。这就实现了医院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舆论与行动的良性循环。对于医院局部存在的不正之风、不良风气、不正确的舆论,则应采取措施,教育医务人员分清是非,防止消极从众行为的发生。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唐建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