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症疾病的细菌学研究进展

2021-5-7 11:05  来源:口腔医学研究
作者:李昌忆 郑凌艳 阅读量:8108

    唾液腺炎症(Salivary gland infection,SGI)常发生于腮腺和颌下腺,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及特异性如结核、放线菌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腮腺炎症多为细菌感染所致。以往对于腮腺炎的细菌学研究多为急性炎症期的脓液细菌培养为主,对腮腺炎常见的致病菌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了解腮腺炎导管内的致病菌群构成,对于认识腮腺炎的发生过程以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如今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对口腔微生物的了解不断深入,多种疾病与口腔内微生物生态之间的联系被发现,口腔内细菌生态也与腮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复发性腮腺慢性炎症患者导管内的菌群结构,为腮腺炎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复发提供帮助。

    1.腮腺炎细菌感染的机制

    引起腮腺炎细菌性感染的机制主要是细菌的逆行性感染,通常来源于口腔咽腔的细菌,经过腮腺导管口侵入腮腺小导管或者腺实质内。许多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发作与口腔内的炎性病灶有关,且早期正确的治疗口咽细菌感染可以减少细菌性腮腺炎的发生,都说明了细菌逆行感染可导致儿童的复发性腮腺炎。另外一过性菌血症也可能导致腮腺炎。其他还有淋巴源性和损伤导致的细菌感染。

    正常的腮腺导管拥有一套预防病原体入侵的机制,研究发现腮腺导管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形成的复杂黏膜层通过合成粘蛋白和TFF肽等调节导管表面粘度,保证唾液的正常流动。唾液分泌对导管冲刷作用能预防致病菌的定植,同时腮腺导管细胞也能表达人β防御素等抗菌肽,也在保护唾液腺免于逆行感染中起作用。

    脱水、唾液流量减少以及涎石症、肿瘤、导管狭窄等阻塞症状引起的排空障碍,唾液淤积等增加了腮腺发生细菌性炎症的风险。在荧光原位杂交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发现部分阻塞性涎腺炎症患者腺体内有菌斑生物膜的形成。

    2.腮腺炎症疾病细菌检测技术进展

    2.1 分离培养法

    过去对腮腺炎症疾病细菌学研究主要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对腮腺内细菌样本的收集方法有拭子法和抽吸法,拭子法即对导管开口区常规消毒后使用无菌拭子收集挤出的脓液或腮腺分泌物,此法简单易行,但容易被口腔其他部位微生物污染。Brook提出使用抽吸法可以减小口腔其他微生物对标本的污染,即在常规消毒后使用注射器先将无菌溶液注入腮腺导管再次抽吸取得样本。对于取得的样本根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不同的培养特征,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并通过细菌的染色、细菌及菌落的形态、主要的生化特性和代谢产物分析鉴定致病菌种类。

    然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目前所发现的口腔细菌中有32%的细菌是无法培养的,另外对于厌氧菌的样本保存和培养条件都较为严格,不易分析致病菌。培养法只能鉴定其培养出的特定优势细菌,不能完全揭示样本环境中的微生物的实际多样性。因此过去对腮腺炎的细菌研究都较局限。

    2.2 16srRNA 测序

    Woese在1987年开始使用16srRNA序列描述细菌进化关系。16sRNA基因序列是普遍存在于细菌微生物中并且在进化中相对恒定的结构,其9个可变区具有种属特异性,为细菌的种属鉴定提供了便利。其中V1、V2、V3和V4片段由于有极高的可变性而被广泛用于研究微生物多样性。V1区可用于区分口腔的先驱定居菌——链球菌,而V2区识别革兰氏阴性的各种种系,如卟啉和梭杆菌。

    V1~V3扩增在区分链球菌、融合杆菌、普雷沃氏菌、卟啉单胞菌和拟杆菌有优势,而V4~V6区域在鉴别普雷沃氏菌,卟啉单胞菌,梅毒螺旋体,肠球菌和弯曲杆菌等口腔菌群有优势。V4~V6区域被认为是最能代表大多数细菌门的16srDNA全长的可变区。对环境样本中的16srRNA进行测序分析,即可获得环境中微生物的构成信息。

    第1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测序技术1975年由Sanger开创的。第1代测序技术测序读长可达1000bp,准确性高达99.999%,但其测序成本高,通量低,严重影响了其真正大规模的应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应用,对传统的sanger测序技术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NGS一次可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所以NGS技术被广泛用于大量样本的测序,使得测序分析更经济高效,使大量样本的分析成为可能。

    3.正常唾液中的细菌学研究

    口腔内唾液是微生物定植的重要环境,唾液中有来自口腔各部位的细菌成分。在对正常人类唾液可培养细菌的研究中发现口腔链球菌是唾液中的优势菌群,约占50%左右。在人类口腔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中,发现每毫升唾液中平均含有1.4×108 CFU 的细菌,大都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以及Saccharibacteria菌门(TM7)这7个门。

    唾液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牙菌斑和口腔黏膜,研究也发现唾液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介于牙菌斑与黏膜表面,唾液中的微生物群主要部分类似于口腔黏膜、咽喉和扁桃体,包含了粘附于这些黏膜表面的细菌。

    4.腮腺炎性疾病的细菌性研究成果

    4.1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细菌研究

    急性细菌性化脓性腮腺炎(acute suppurative parotitis,ASP)是发生在腮腺的急性细菌性感染,表现为进行性的腮腺疼痛肿胀。Brook对32例化脓性腮腺炎患者抽吸出的脓液进行了有氧和厌氧菌的培养,其中13例只培养出厌氧菌,11例只培养出需氧菌,8例患者的脓液中混合有需氧菌和厌氧菌。说明除需氧菌外,厌氧菌也可能是化脓性腮腺炎的病原菌。其中需氧菌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而主要的厌氧菌是革兰阴性菌(包括有色的普氏菌和卟啉单胞菌属以及梭杆菌属)。对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病菌、优势菌的研究显示,其对抗菌药物红霉素、庆大霉素等较敏感。

    4.2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细菌研究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juvenile recurrent parotitis,JRP)发病年龄自婴幼儿至15岁均可发生,以5岁左右最为常见。可突发,也可逐渐发生。表现为腮腺反复肿胀,皮肤可潮红,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流出。目前认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病因主要为腮腺发育异常,患儿免疫功能较差等原因,且可在成年后自愈。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着重于减少患儿复发次数和控制腮腺炎发作。在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中,使用抗菌药物或碘化油等进行导管灌注治疗被证明可以改善腮腺分泌物性状,降低复发次数。因此需要对儿童复发性腮腺炎发作时的优势菌进行研究,以便有效控制感染,降低复发可能。

    Giglio等对56例婴儿复发性腮腺炎患儿的唾液样本进行了分离培养和抗菌敏感试验,患儿唾液中分离的微生物最常见的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正常儿童唾液最常见分离微生物是草绿色链球菌但菌落计数低于腮腺炎患儿样本。Ericson等收集了复发性腮腺炎儿童的腮腺液和健康儿童的腮腺液进行细菌培养,腮腺炎儿童腮腺液样本培养结果以球菌为主,包括链球菌属、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同时还有流感嗜血杆菌和其他厌氧菌。

    另一项对儿童腮腺导管分泌液微生物研究中,发现正常儿童的腮腺液分泌物中细菌属水平排序为链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孪生球菌属、奈瑟氏菌属、罗氏菌属。Saarinen等对10例发生腮腺脓肿的儿童进行细菌培养也发现了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还有1例结核分支杆菌。

    4.3 舍格伦综合征(SS)中的细菌研究

    舍格伦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眼干口干。但在部分SS患者的症状表现为腮腺反复肿痛的腮腺炎症状。一项对20例儿童因复发性腮腺炎至门诊就诊的研究发现,其中有10%的儿童符合舍格伦综合征的成人诊断标准,另外40%满足Bartunkova提出的舍格伦综合征的儿童诊断标准。复发性腮腺炎也是舍格伦综合征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其炎症的细菌学研究有助于控制感染,了解细菌在感染型舍格伦综合征中的作用,帮助鉴别舍格伦综合征和其他腮腺炎症。

    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出现细菌性腮腺炎症状,可能是由于导管纤维化和阻塞引起的,另外液流率减少也可能是细菌逆行感染的原因。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免疫系统的改变也可能是腮腺易发细菌感染的原因。Siddiqui等利用16srRNA 测序技术对比唾液流率正常的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唾液中细菌构成,发现相比对照组,在细菌门水平上,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唾液菌群中厚壁菌显著增多,而另外两个主要的门,互养菌门和螺旋体门显著减少,同时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中细菌的属数降低,但链球菌属相比对照增加了两倍。

    唾液流率正常的舍格伦综合征患者中也出现了菌群结构的改变,提示舍格伦综合征患者的菌群失衡发生腮腺炎可能不只受低唾液流率的影响。综上,腮腺分泌液中常见细菌有链球菌、嗜血杆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较少见的致病菌也可导致腮腺炎,结核杆菌、真菌都有可能会引起腮腺的炎性疾病,也有部分病例报道了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腮腺炎,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耐药菌株导致的腮腺感染也较常发生。

    目前腮腺炎性疾病的治疗通常以抗炎抗感染治疗为主,有针对性的用药可有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因此腮腺炎性疾病中细菌学的研究对临床治疗过程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然而现在对于长期的腮腺慢性炎症中腮腺内菌群结构的研究较少。对腮腺炎细菌构成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解释腮腺炎形成的原因,并提供更好的治疗思路。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