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2018年7月18日 现代肿瘤医学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囊性病变主要为两类:颌骨囊肿和软组织囊肿,牙源性囊肿是颌骨囊肿中的一类。其发病原因是由于在牙发育时期颌骨残留上皮在某种特定环境下生成一种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颌骨囊肿患者早期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囊腔已经变大,颌骨破坏非常严重,且患者也容易出现病变区域牙齿松动、移位表现。

    传统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主要是刮除术,容易导致感染、颌骨骨折、神经损伤、术后复发等,对于大型颌骨囊性病变,常进行截骨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截骨术创伤巨大,易引起咬合功能差、病理性骨折、面部畸形等问题,后期常需行颌骨重建修复,对青少年颌骨的发育及美观影响较大。

    随着对囊性病变发生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众多学者主张采用开窗减压术(fenestration),通过开窗,释放囊腔内压力,此时成骨细胞活跃,促进骨质修复,随着骨质增生囊腔逐渐缩小,开窗减压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够减少对组织的损害,尽可能的保留患者颌骨的形态和完整性,手术操作也相对简单。如今,有关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已有较多的报导,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1.开窗减压机理

    大量研究发现,造成颌骨囊性病变增大主要有3方面因素:①囊壁的上皮增生液化导致囊腔内流体静力压增高,促使囊壁病变向外周膨胀性生长;②囊腔内压力增高所产生的正电荷诱导破骨细胞活跃;③囊内某些物质(白细胞介素-1、前列腺素、脂类、酶类等)参与邻近骨的吸收。在这些综合作用下,囊腔逐渐增大。

    开窗减压术已被广大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者作为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首选方法,其作用的主要原理:开窗后囊腔与口腔相通,使囊液得以持续开放引流,解除囊腔内的高渗透压和流体静脉压;根据正畸压电效应,囊内压力降低形成负电位,负电压对成骨细胞有积极作用,成骨细胞活跃生成修复性新骨,囊壁纤维结缔组织呈向心性收缩,囊壁产生牵引力加快成骨,一些促骨形成相关因子如降钙素、骨钙素等对颌骨形态改建起重要作用,综合作用下,囊腔逐渐缩小,颌骨外形也得以恢复。另一方面,压力机制作用后,囊性病变的微环境也发生改变,如开窗后角化囊肿囊壁常增厚,其鳞状上皮由不全角化及正角化转变为非角化细胞,改变了囊壁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从而降低了颌骨囊性病变的骨浸润性。

    随着对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囊性病变的开窗减压术(fenestration)在临床得以推广。颌骨囊性病变的袋形术(marsupialization)或减压术(decompression)最早由Partsch(1892)在德文文献中介绍,因此亦称PartschI式手术,应用开窗减压术(fenestration)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最早由美国医生WineWM报导,1990年我国廖小宜首次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疗效显著。

    随着科技发展,超声骨刀和鼻内镜也广泛应用于颌骨囊肿囊性病变的治疗,超声骨刀能观察出肉眼无法察觉的变化,从不同角度进行操作,已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开窗减压术是在囊性病变的表面开窗,开窗口的大小根据囊肿的部位及大小而定,局部打开骨质及囊壁,使囊腔内压力得以释放,内外压保持平衡,进而改变了囊肿生长环境,此时囊壁骨吸收因素减小,成骨细胞活跃,骨质开始重建,使囊肿不断缩小。

    2.开窗减压术治疗方法

    2.1单纯开窗

    大多可在局麻下行开窗手术,对于大部分的囊性病变口内切口固然是首选,但对于位于下颌角及穿破骨壁达皮下的囊性病变,更宜首选口外切口,切口沿下颌下缘1.5~2.0 cm做切口,口内开窗部位通常选择在囊壁骨质薄弱区,尤其是有乒乓球感的部位,切口长度一般为2.0~3.0 cm,通过翻瓣、开窗、刮除囊壁组织,切取小块囊壁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充分引流出囊液,手术中注意囊肿是否有房间隔,对于多房型病例应破坏房间隔使之成为单囊型,以利囊液内容物冲洗引流,这是降低囊肿性病变复发的重要一步。

    充分止血后,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囊腔,将开窗处口腔黏膜组织与囊壁组织进行对位缝合,保证囊腔和口腔呈相通状态,凡士林碘仿纱条填塞引流,充分利用碘仿的杀菌和凡士林的浸润作用,注意纱条松散填塞,术后一周复诊,去除纱条,反复冲洗囊腔,始终保持开窗口引流通畅。

    2.2开窗加囊肿塞

    使用单纯开窗的方法,虽保证了囊腔的开放状态,但碘仿纱条异位及食物滞留等不确定因素,加大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可能导致囊性病变引流终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思考采用囊肿塞(cyst plug)来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囊肿塞覆盖开窗口可防止食物残渣进入囊腔造成感染,同时充分暴露囊腔,防止开窗口过早愈合,以持续引流囊液,对患者术后良好恢复意义重大。手术方法与上述基本相同,术后用囊肿塞维持开窗口不闭合,确保引流通畅,术后定期观察患者不同时期的CT片,随访1~2年,观察囊腔缩小情况。大量临床经验证实弃用囊肿塞的病人术后易起开窗口闭合,导致囊肿复发。

    2.2.1传统囊肿塞的制作

    口腔环境错综复杂,保持囊腔的清洁尤其重要,对于位于牙列区的囊性病变,可以在囊肿口邻近的健康牙齿的唇颊侧上放两个卡环,要求基托与开窗口密合并深入开口约5~10mm。对于牙列缺损者可结合可摘局部义齿制作,常规装盒制作。对于位于牙列区的囊性病变,传统的义齿式囊肿塞尚可以采用,但对于位于唇颊侧非牙列区的囊性病变却不再适用,加之囊肿塞多是自凝塑料制作,异味感强,质地硬,患者舒适感不佳。

    2.2.2改良囊肿塞的制作

    鉴于传统囊肿塞的这些缺陷,随后一些学者对囊肿塞进行一些其他有益尝试,①Gunra MN设计为将导管插入开窗口,利用结扎钢丝或缝线将其固定于邻牙。该方法避免了自凝塑料带来的的异味,但术后容易发生导管移位脱落,而且患者不易自行清洗及更换,这些都易造成创口感染;②Ramsey WO等进行改进,设计铸造引流管,它组织相容性好,患者舒适度高,且能长期维持口径不变,避免囊肿闭合,方便取戴及清洗,但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且需根据囊肿缩小情况,制作多个型号;③超软热凝树脂囊肿塞质地柔软,能根据患者口内囊腔深度及CBCT示囊腔成骨情况,用刀片适当削除囊肿塞,更改囊肿塞的大小,在使用中更加舒适,减轻患者佩戴过程中对口内黏膜及开窗口的刺激,便于患者接受,能长期佩戴。

    2.3开窗减压联合负压吸引

    开窗减压术虽有种种优点,但其最大劣势在于疗程较长,利用负压吸引术(suction drainage)能更好促进囊壁-骨界面新骨的形成及改建,加快新骨重建速度,进而缩短疗程。蒋自强等将减压术进行了改进,对于一些有恶变倾向或是侵袭性较强的囊性病变,可采用负压吸引术和刮治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负压吸引术是通过负压形成装置,增强开窗后囊腔内所形成的负压应力,从而加速囊壁-骨界面新骨的改建和形成,刺激成骨细胞活跃并增加促骨形成相关因子的活性,促进囊腔周边新骨恢复重建,从而缩短疗程,增强疗效。

    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囊性病变开窗后4~5天,使用印模材料(硅橡胶DMG德国)制取开窗口的印模,并灌注模型,在邻近基牙上弯制2~3个卡环做固位体,用丙烯酸塑料制作“中空导管式囊肿塞”,要求引流孔呈漏斗状,引流管道经引流孔直达囊腔内,注意与负压引流尺寸相匹配,导管内径一般约为6~8mm,热牙胶封闭两者间隙,末端连接负压引流球,保持负压6KPa左右,为提高患者佩戴负压吸引装置的舒适度,先将引流管与囊肿塞的中空引流管道进行封闭连接,再戴入患者口内,患者体外连接引流管与注射器,这样方便患者行囊腔内冲洗,再与负压吸引球连接增强囊腔内负压,进行吸引功能。

    2.4开窗后的骨质充填修复

    对于某些颌骨囊性病变,如牙源性角化囊肿,由于其生物学行为的不确定性,具有潜在的侵袭性和浸润性及复发率高的特点。虽然在一些研究中短期复诊的囊肿患者并未出现复发,但长期疗效还有待临床大量病例应用及进一步研究。对于一些大型颌骨囊性病变,颌骨自身修复能力毕竟有限,且患者能否接受长期的开窗与复查,还尚有些制约因素。

    一些学者提出了一期开窗二期刮除术联合骨充填修复,常规囊性病变刮除后多可采用自体骨、异体骨移植、生物材料等充填缺损骨腔。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高纯度硫酸钙可用于囊肿术后充填,部分学者还发现选择对革兰阳性菌杀伤力极强,且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的万古霉素作为缓释抗生素,混入医用硫酸钙,术后感染发生率降低,成骨速度加快。但该方法可否大量临床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开窗术的优点

    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引流术的优势显而易见,

    ①手术创伤小,风险低,易于掌握,对于需要进行二期刮除术者,经过前期开窗,囊肿缩小骨质改建,多可在口内进行刮除,术后疗效号,患者易于接受。

    ②对于牙齿的保护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牙源性颌骨囊肿好发于青壮年,开窗减压术明显减少了对恒牙胚及年轻恒牙的刺激和损伤,有利于青少年颌骨发育。对颌骨囊性病变累及的松动牙给予保留,能更有利于患者日后修复治疗。

    ③囊性病变邻近重要血管神经时,传统刮除术难免会损伤,而这种损伤多是不可复性的。对于囊性病变邻近上颌窦腔、鼻腔、下牙槽神经管等的患者,一次性囊肿刮除术易导致邻近组织的破坏、咀嚼功能降低、牙列缺失、病理性骨折等问题。而开窗减压术能最大程度保护囊肿周围的重要结构。

    ④较大囊性病变开窗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骨质改建,囊腔逐渐缩小,避免形成死腔。

    ⑤开窗术后,颌骨自我骨修复过程虽然缓慢,但愈合效果可观,愈合后的颌骨体积和功能较正常颌骨没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下颌骨,其前后径或上下径均无明显改变,承受外力的能力也不会下降,日后口颌系统不会产生功能性影响。

    4.开窗术的注意事项

    开窗减压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适应证的把握,尤其适用于颌骨囊性病变较大者;囊性病变周围有重要神经经过者;囊性病变累及牙齿等情况。某些牙源性颌骨囊肿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的生化特性和恶性转化潜能,长期残留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可采取二期刮治术。开窗术需患者及家属配合坚持囊腔冲洗,多次复诊,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囊性病变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仅考虑囊性病变的性质、大小、位置、周围是否邻近重要结构等解剖因素,患者依从性也应考虑其中。

    5.开窗术的前景展望

    开窗减压虽有广阔前景,但残留的囊壁是否会有复发的可能,其复发的机理是什么,囊腔内环境改变是否影响囊肿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这也需要更长时间的研究,随功能性重建外科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大夫的职责也不再仅限于切除病灶,术后恢复更需我们考虑其中,全面提高手术疗效,使患者利益最大化,这需要医学界同仁为之努力。对于评价囊性病变缩小程度,采用三维CT更为精确的评估囊腔和骨密度的变化将是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

阅读原文阅读  12545 投诉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