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再生领域中的应用

2019年2月20日 口腔医学

    富含血小板的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一种简单的天然血液制品。它是由患者血液离心制备,并完全来自于自体,其中包含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4等。它们在参与组织愈合和修复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几年PRF在口腔研究中应用广泛,已成为口腔医学研究领域内的热点之一,现就PRF在口腔领域内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潜能作一综述。

    1.PRF修复骨缺损

    PRF主要用途之一就是用于牙周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临床试验将PRF应用于骨缺损的再生,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水平得到改善,与翻瓣清创术联合应用比单纯使用翻瓣清创术效果更好;也有研究显示应用PRF或骨移植材料(脱钙冻干骨)治疗骨缺损的再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还有研究证实植骨材料联合应用PRF能提高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Panda等表示屏障膜联合应用PRF使骨缺损的再生达到更好的效果。应用PRF修复牙周骨缺损优于单纯采取翻瓣清创术,而且与再生性生物材料(移植骨或胶原屏障膜)结合应用可能会进一步促进牙周骨缺损的再生。尽管PRF的广泛使用显示了其减小牙周探诊深度和改善临床附着水平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没有组织学研究证实在人类受试者中出现真正的牙周组织再生。因此,今后研究PRF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对骨缺损再生与修复的特性仍然是必要的。

    2.PRF用于根分叉病变

    近年来,PRF被用于研究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牙周组织再生。Sharma等、Bajaj等和Pradeep等将翻瓣清创术联合应用PRF(联合应用组)和单纯翻瓣清创术(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分别为联合应用组附着水平为2.33、2.87、4.17mm;对照组附着水平为1.28、1.37、1.82mm,表明利用PRF对改善临床附着水平有一定作用,提示PRF在修复根分叉病变的潜能。

    国内也有研究学者利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膜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结果显示术后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均有减少,根分叉区骨质密度显著增加,表明PRF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还没有学者报道通过组织学研究确定PRF的再生潜能,因此当前只能单独定义这一程序为组织“修复”。

    3.PRF用于修复牙龈退缩

    3.1改善根面覆盖率

    PRF作为一种生物活性基质,被广泛应用于修复牙龈退缩。关于冠向复位瓣术联合应用PRF与单纯冠向复位瓣术相比的研究中,有的结果显示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加牙龈的根面覆盖率;也有的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冠向复位瓣术联合应用PRF组与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组的对比研究,在平均根面覆盖率上未见明显差异。新一项研究表示PRF与结缔组织移植术联合使用可显著增加根面覆盖率。

    Rajaram等利用双向滑动桥皮瓣治疗牙龈退缩Ⅱ度的研究中发现,应用PRF实验组与未应用PRF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提示与冠向复位瓣术相比,使用PRF有利于增加根面覆盖率。还有研究对比PRF和釉基质衍生物对根面覆盖率的影响,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在PRF与结缔组织移植术和釉基质衍生物的对比研究中没有体现出PRF的优势。

    3.2促进组织愈合

    一项研究表示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要比PRF能够诱导产生更宽的角化龈组织。两项研究都谈及到PRF在创口愈合方面的优势,Jankovic等在PRF与釉基质衍生物和结缔组织移植分别进行对比研究中发现,PRF可降低发病率加快创口的愈合。类似研究中,Femminella等对比PRF和明胶海绵治疗结缔组织移植后腭部供区的效果,研究PRF在创口愈合中的特性,结果显示PRF能显著加速创口的愈合,降低患者的发病率。总之,PRF对牙龈退缩的治疗是有限的。

    2016年的一篇综述表示联合使用PRF对治疗牙龈退缩,提高根面覆盖率和附着水平均没有显著优势,与PRF相比,采用结缔组织移植治疗后角化龈黏膜宽度显著增加,结果还表明,与釉基质衍生物和结缔组织移植术相比,PRF并没有提高根面覆盖率、角化龈黏膜宽度和牙龈退缩Ⅰ或Ⅱ度的附着水平,但与其他方法相比降低了成本。

    4.PRF用于引导骨再生和拔牙创的处理

    近几年研究拔牙后牙槽骨体积变化的这一领域非常热门。已有研究报道在拔牙后8周内因血供减少和牙周韧带的缺失牙槽骨体积变化的情况。采用PRF填充拔牙窝有利于改善骨丧失程度。Hauser等在23例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拔牙后与种植体植入前种植位点的愈合阶段,采用PRF填充拔牙窝比拔牙窝自然愈合减少了种植位点牙槽骨尺寸的变化。

    Girish等发现第三磨牙拔出后用PRF填充处理牙槽窝骨量无显著增加。Hoaglin等研究表明用PRF填充拔牙后的牙槽窝骨髓感染的机率比自然愈合的牙槽窝减少近十倍,结果显示采用PRF填充的实验组感染率为1%,对照组高达9.5%,这项研究提供了PRF降低感染率的科学证据。Suttapreyasri等通过观察拔牙后创口愈合、牙槽嵴的外形及根尖片骨吸收情况来研究PRF对拔牙创的影响,结果显示PRF对保存牙槽嵴和骨的形成效果并不显著,但在拔牙后4周内对软组织的愈合有加速作用。另外,国内学者将PRF用于延期牙再植取得良好的效果。

    尽管PRF作为一种理想的拔牙窝填充材料来增强骨的愈合或再生这一方面的研究有限。但是与采用覆盖膜的外科手术相比,应用PRF保存了残留牙槽嵴的质量、密度,降低手术成本、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将感染风险最小化。PRF可能会进一步被用于即刻种植,以填补种植体与牙槽窝的间隙,加速软组织伤口愈合。然而,采用合理的设计进一步研究PRF在不同临床情况下对组织变化的影响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而且目前PRF在与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应用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虽然胶原蛋白屏障膜常用于如引导骨再生的手术,但结合PRF或采用PRF替代胶原蛋白屏障膜可能会有更好的再生优势。因此证实PRF的这些潜能优势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PRF用于上颌窦的提升和修补上颌窦穿孔

    5.1PRF用于上颌窦提升

    牙种植体支持修复体已广泛应用。然而在许多病例中上颌后牙区因牙槽骨萎缩导致种植体植入部位骨量不足或植入种植体存在上颌窦穿孔的风险,因此许多外科方法(侧壁开窗技术、上颌窦提升术等)和各种移植材料(自体骨、人工合成移植骨,同种异体骨移植骨和异种移植骨)被应用在上颌窦提升过程中,同时引导种植体周围新骨的形成。

    另外上颌窦黏膜厚度不足或形态的变化也可能增加上颌窦提升和穿孔风险。最近,研究PRF用于上颌窦提升比较热门,但缺乏对比研究和标准化的实验。虽然使用PRF手术的成功率很高,但很难将各种治疗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有三项试验研究表示单独使用PRF作为上颌窦提升的移植材料,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部间骨量分别达到7.52、10.1、10.4mm,并显著促进骨愈合,在6个月、1年和6年的研究中未见植体脱落,但这些研究缺乏对照。

    尽管如此,一些研究者仍表示单独使用PRF可以作为大多数窦底提升术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另有研究将单独使用骨移植材料和PRF与骨移植材料联合应用对窦底的提升进行对比,虽然这些研究发现使用PRF获得骨量的增加,但并无显著差异。另外,这些研究还发现PRF结合骨移植材料可缩短愈合周期。Ali等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表示,在所收集的290篇相关文章中仅有8篇文章符合纳入标准,有一半以上的文章没有采用对照分析,而且这些研究在外科技术、移植材料、种植体放置时间、种植时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异质性。

    5.2PRF修补上颌窦瘘

    Aricioglu等运用PRF和胶原膜修补新西兰雌兔上颌窦瘘,效果二者未见明显差异。Assad等和ncü等临床利用PRF进行上颌窦穿孔修补,并表示PRF作为一种生物性材料因其属于自体组织、成本低且操作简便,在未来可能成为修复上颌窦穿孔的一种选择。总之,虽然这些研究不能证实PRF比其他生物材料更好。但在上颌窦提升及修补的过程中说明了它的易用性、低成本和高成功率。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证明PRF的有效性。

    6.结语

    PRF已在口腔临床中广泛应用。虽然其再生方式仍然不清楚,但许多临床医生已经积累了证据表明PRF在组织再生方面的能力,PRF已被证明在牙周病软硬组织缺损的修复、根分叉病变、软组织牙龈萎缩的牙根覆盖等方面有巨大潜能。从现有文献来看,PRF降低了拔牙后感染率,限制了牙缺失后骨量的变化,其易用性、成本低及完全来自自体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被用于口腔各种外科手术,值得进一步研究。

阅读原文阅读  12408 投诉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