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1中国茶预防龋病的实验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茶浸液中氟对变形链球菌(简称 变链菌)致龋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分析。方法 用致龋性食物和茶浸 液饲养接种了S.Sobrinus 6715菌株的大鼠磨牙,观察茶浸液对变链菌的生长及致龋作用影 响,设龙井茶(B组)、乌龙茶(C组)、涪陵红茶(D组)各实验组与双蒸馏水对照组(A组)比较。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牙菌斑指数和龋蚀指数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差 异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
1970.1.13129名孕妇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摘 要】 目的 本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对3129名孕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715名孕妇的口腔健康状况。结果 总患龋率为49.09%,患者龋均为1.23,患者的龈炎患病率、牙石检出率分别为77.48%、50.90%。结论 妊娠造成孕妇口腔健康状况下降,龋病、牙龈炎患病率增高,提示加强孕妇口腔卫生宣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关键词】 孕...
1970.1.1玉洁纯、硫酸锌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生长产酸的影响
〔摘要〕 目的:评价玉洁纯、硫酸锌对口腔主要致龋菌的影响,确定抑制细 菌所需的浓度 。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及pH电极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及两者相对配伍使用时对口腔主 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玉洁纯、 硫酸锌均能有效地抑制变 链和远链的生长和产酸,硫酸锌不能增强玉洁纯的抑制效果。结论:初步认为玉洁纯可作为龋病预防用药,硫酸锌在配方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关键词 龋齿;三氯...
1970.1.1腮腺非肿瘤性疾病混合唾液和腮腺液的细菌学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涎腺非肿瘤性疾病所引起的口腔微生态的变化。方法 29例患者,包括11例舍格伦综合征(SS)、10例腮腺良性肥大及8例慢性腮腺炎和10名正常对照者。收集其混合唾液和腮腺液并进行口腔内5种常见致病菌的鉴定及细菌总量的测定。结果 SS、腮腺慢性炎症患者混合唾液中需氧菌、厌氧菌、兼性链球菌及放线菌总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SS患者混合唾液中的变链菌、乳酸菌总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例患者...
1970.1.1全身骨质密度与牙齿关系的探讨
【摘 要】 目的 探讨骨质密度与牙齿的关系。方法 骨密度仪随机检测833名35岁以上年龄组正常人群的桡骨骨质密度(BMC/BW),含钙水平(BMC),且仔细检查每个人口腔余留牙、松动牙数目,龋齿情况。结果 45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全身含钙水平,桡骨骨质密度开始下降,且逐年按不同程度递减,并在55岁以后余留牙数目减少,松动牙数目增多,但龋患率无显著性差异;55岁以上男性年龄组全身含钙水平,骨质密度开...
1970.1.1牙龈卟啉菌内毒素化学组成和SDS-PAGE图谱分析
牙龈卟啉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 Pg-LPS)具有内毒素活性,但其活性较大肠杆菌LPS(E. Coli LPS, E-LPS)弱[1,2]。我们经实验研究证明,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可能是Pg-LPS毒性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材料与方法 1.LPS的制备:应用酚水法、核酸酶消化和超离心法提取Pg47A-1株、E. c...
1970.1.1牙菌斑产酸能力与龋易感性的关系
【摘要】 目的 了解牙菌斑产酸量与龋齿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分析患者牙菌斑中几种短链有机酸的含量,比较高活动龋者和无龋者体内和体外两种情况下菌斑产酸量的差异。结果 无龋者和高龋者各21人,分别进行体内和体外蔗糖反应实验,分析有机酸的产量。体内实验,高龋组乳酸的产量略高于无龋组,但统计学无显著意义;而体外实验,两组无差异。结论 决定龋或非龋的主要因素可能不是菌斑糖代谢后生成有机酸...
1970.1.1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口腔宿主为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提供各种适宜条件,常规根除Hp三联疗法对口腔Hp不敏感,本文就改善Hp诊断方法和探讨口腔中Hp的重要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意义 1893年,Bizzozero[1]首次报道在狗的胃腺内发现有一种螺旋形微生物(Spiral organism),之后的学者相继在猫、大鼠、狗、猴的胃肠道溃疡内观察到“螺旋体”(Spirochactes)。19...
1970.1.1BT2245生化分析仪测定唾液中钙磷氯
自1993年开始,我院检验科配合涎腺疾病中心,采用意大利产BT2245 ARCO自动生化分析仪,摸索建立了唾液钙磷氯等无机离子的检测方法。 一、材料和方法 由涎腺疾病中心门诊医师采集患者唾液,嘱患者经空腹下咀嚼医用白蜡5克,6分钟后收集唾液。将唾液标本收集于塑料试管中,密封保存于-20℃冰箱批量测定。测定前,将标本置室温融化,充分混匀,置离心机3000转/分,10分钟,取标本上清液上机测试...
1970.1.1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口腔宿主为幽门螺杆菌(Hp)的存在提供各种适宜条件,常规根除Hp三联疗法对口腔Hp不敏感,本文就改善Hp诊断方法和探讨口腔中Hp的重要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一、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意义 1893年,Bizzozero[1]首次报道在狗的胃腺内发现有一种螺旋形微生物(Spiral organism),之后的学者相继在猫、大鼠、狗、猴的胃肠道溃疡内观察到“螺旋体”(Spirochacte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