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牙一末端骨内种植体固定桥的临床修复设计

1970-1-1 08:01  来源: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7-1-12 15:55:29
作者:林军 阅读量:1838

【摘要】目的:讨论游离端由种植体和天然牙支持的桥体的修复设计。方法:16例磨牙缺失牙患者植入34枚两段式种植体,修复32个缺失后牙,采用天然牙—末端骨种植体上端烤瓷固定桥修复体的设计。结果:经定期复诊随访,追踪临床观察2年,其中1例因种植体颈部螺栓折断而失败。1例因种植体松动而拔除外,其余取得良好效果(87.5%)。结论:天然牙—末端骨内种植体混合支持上部固定修复设计是可行的,但是应充分考虑种植体所在的颌骨位置、咬状态、所受应力大小、功能需要等诸多因素,合理的设计是种植体成功的重要因素。

  种植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型修复缺牙方法。种植义齿修复的远期成功率不仅取决于手术植入方法,同时取决于种植体上部的修复设计方法。骨内种植体的上部修复体理想的设计应保持种植体的远期功能,保持种植体骨界面的稳定性。连续多个后牙缺失是临床常见的缺牙类型。天然牙—种植体混合支持后牙缺失的固定桥修复给患者带来舒适美观的感觉。本文旨在对国产两段式种植体与天然牙混合支持后牙缺失的固定桥修复作一回顾,探讨修复设计的要求及影响种植体成功的因素。

1.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6例磨牙缺失患者进行种植义齿修复。其中男性10名,女性6名,最大60岁,最小27岁。术前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常规拍摄口腔X线全景片。
1.2 牙种植体类型
  国产纯钛—CDIC二段式金属钛螺旋状种植体,国产羟基磷灰石复合钛二段式圆柱状种植体。
1.3 修复体材料
  镍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材料。
1.4 方法
  种植体在静止不受力状态下愈合3~6个月,愈合时间上颌6个月,下颌3个月,患者术后1周、1月、3月定期复查。修复前检查种植体,要求无松动度,种植体颈部周围软组织健康,无炎症。X线片检查确认骨性结合良好,根据种植体基桩的方向,邻缺隙区基牙备牙,结合功能需要设计上部结构完成天然牙—骨内种植体混合支持种植义齿的固定修复。
1.5 复查
  完成修复后,半年,1年,2年复查。常规检查种植体松动度,牙龈炎症度及摄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状况,骨组织垂直吸收程度。

2 结果

  对16例种植义齿临床修复病例的资料统计见附表,经过2年的观察,其中1例患者的2枚种植体1年后因松动而拔除,另1例患者的种植体在修复使用1年后因螺栓折断而失败。

附表 34枚(16例)天然牙—末端骨内种植体修复的患者临床资料

位置种植体
总数
种植体类型螺钉折断种植体松动成功率
CDICHA-钛CDICHA-钛CDICHA-钛
上颌4212660200 
下颌642212100020 
总数106341816022087.5%

典型病例:患者,女,28岁,左下第一第二磨牙缺失一年,X线全景片检查后,采用羟基磷灰石喷涂—钛两段式种植体植入,经3月愈合期后,进行临床修复设计,采用天然牙(左下第二前磨牙)—种植体共同支持修复体。如图1所示下颌固定桥设计充分利用了天然牙的牙周储备力分担了种植基牙的负荷。修复2年后复查,修复体使用良好。图2、3为患者修复前的种植体局部情况。

图1 所示为该患者修复完成两年后的X全景片

图2 典型病例患者修复前的种植体局部情况。

图3 所示为另一采用CDIC种植体患者的修复前局部情况,
后邻牙经根管治疗,缺失的后牙由天然牙(第一第二磨
牙)和种植体共同支持修复体

3 讨论

3.1 种植体与末端游离天然牙的共同支持固定桥修复的可行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固定种植义齿中骨性结合的种植体与天然基牙的组合是不适合的[1].理由是天然基牙因牙周膜的存在有一定的生理动度,而形成骨结合的种植体无任何动度,两者连接后易产生生物力学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导致种植体折断,创伤和周围骨界面的破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混合支持固定种植义齿中,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神经末端感受器分布少,感觉迟钝,易受创伤。与天然牙固定连接时能感知外力并作出反馈调节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