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牙源性透明细胞瘤1例

2007-8-2 18:08  来源: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赵宝莲 阅读量:1339

  患者,男,48岁,因上颌骨肿物复发,于1997年5月18日入院。1 993年1月在当地因上颌骨前部膨隆住院,诊断为上颌骨肿瘤,并行上颌骨3+4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造釉细胞瘤。术后1年在病变缺损区的右侧及鼻侧骨质膨 隆,诊断为肿物复发,再次行上颌骨部分扩大切除术,术后仍诊断为造釉细胞瘤。术后2年 ,在颌骨缺损区上前方,左右两侧发现颌骨膨隆并向外突出,肿物质地硬,患者无任何症状 ,来我院治疗。
   面部发育两侧对称,左侧鼻翼旁隆起,上颌前方齿槽骨及部分颌骨缺损,于缺损左右侧及上 方鼻翼旁骨质明显膨隆。膨隆范围左侧达,右侧达,上方达鼻底。颌骨膨隆范围约5cm×4cm×3cm,粘膜色泽正常,腭侧骨质末见隆起,无触 痛及自发痛,双颌下淋巴结未触及。X线检查:上颌骨3+6区骨质破 坏,骨密度减低,边界尚清,上颌骨前方、硬腭及齿槽突见4cm×2.5cm×2.5cm的圆形骨质缺损区。
  全麻下行上颌骨部分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区牙源 性透明细胞瘤,侵及上颌骨及鼻粘膜。
  牙源性透明细胞瘤是颌骨极为少见的牙源性肿瘤,又叫牙源性透明细胞癌 或透明细胞成釉细胞瘤。1992年WHO关于牙源性肿瘤的新分类中,将其命名为牙源性透明细 胞瘤。肿瘤无被膜,破坏颌骨,可穿破骨质向软组织浸润生长,约40%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 和远隔器官转移。病理组织主要含透明细胞,其次为基底样或鳞状细胞,细胞形态一致,有 空泡形成,胞浆透明含有细颗粒,排裂成片状、条索状和岛状。没有显著的腺体分化,很多 肿瘤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组织学上应与涎腺腺泡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颌骨转 移性透明细胞癌相鉴别。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