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4 上颌骨LeFortⅠ型截骨术后上颌窦炎的研究现状

    牙颌面畸形系指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以及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以及随之伴发的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颜面形态异常。正颌手术作为治疗牙颌面畸形的主要手段,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正颌外科诊疗流程,较全面的围术期管理体系,以及适用范围广的经典及改良术式。     其中,LeFortⅠ型截骨术是治疗上颌骨畸形的最主要方式,其技术操作相对...

2024.1.22 牙骨质撕脱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牙骨质撕脱(cemental tear)是一种特殊的牙根表面骨质断裂,常发生于牙骨质-牙本质交界(cemento-dentinal junction,CDJ)及牙骨质内部的生长线,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的根面牙骨质脱离。目前牙骨质撕脱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发病率尚不明确,其发病位置也具有隐匿性和特殊性,这些因素导致了该疾病的早期漏诊,并常常误为牙根垂直根折、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等疾病。     ...

2024.1.22 非综合征性多生牙的研究进展

    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牙齿发育异常类疾病之一。正常牙数目在乳牙列为20颗,在恒牙列为28~32颗,它主要是由超过正常牙数目的牙胚所形成的牙齿或牙源性结构,可发生在牙弓任何区域。多生牙在乳恒牙列均可被发现,但替牙列期最为常见。好发于上颌前牙区,可以单发或多发,以及单侧或双侧,其中单颗多生牙最为多见,其次是双颗。     有学者将5颗及以上的多生牙定义为多发性多生牙,常伴发全身综...

2024.1.4 儿童口腔颅颌面罕见畸形Williams-Beuren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Williams-Beuren综合征(Williams-Beuren syndrome,WBS;OMIM 194050) 是一种多系统发育障碍与口腔颅颌面相关的由遗传基因异常所引起的多系统发育异常综合征,发病率为1/7 500~1/20 000,各种族男女发病比例相当。     虽然该病常由第7号染色体长臂近端(7q11.23) 区域部分丢失所致,但WBS缺失的大部分基因是重新出现的,故...

2023.11.28 口腔癌的侵袭前缘及外科根治策略

    首次手术彻底性切除是口腔癌治疗的关键和难点。肿瘤侵袭前缘(tumor invasive front,TIF)的特性对于侵袭和转移具有决定性作用,并影响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本文围绕口腔癌侵袭前缘的概念和特点、癌周组织与肿瘤侵袭的关系及间室手术的概念、国际指南及侵袭前缘相关的外科治疗这三方面进行评述。     1.口腔癌侵袭前缘的概念和特点     在世界范围内,头颈部恶性肿瘤仍然呈高发态势...

2023.11.14 舌根肿瘤,开放手术还是机器人手术?

    舌根部肿瘤(tongue base tumor,TBT)的报道不多见,且以个案报道为主。印度报告的舌根肿瘤发病率为5.5/10万,美国为4.4/10万。我国舌根肿瘤发病率目前没有统一的官方报道数据,但就我国人口基数而言,估算每年约有7万例。文献报道的舌根良性肿瘤主要是小唾液腺肿瘤、舌根异位甲状腺及瘤样变、神经鞘瘤等,舌根部恶性肿瘤大多是鳞状细胞癌(SCC)、淋巴瘤,其次是唾液腺肿瘤。  ...

2023.10.11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临床决策的口腔多学科考量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endodontic microsurgery,EMS)是针对非手术治疗未治愈的根管治疗失败病例,在手术显微镜下,利用显微手术器械、超声设备通过外科手术清除术区坏死和感染组织、切除根尖、严密封闭根管系统、避免再感染、促进软硬组织再生及新的附着形成的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EMS的成功率已由传统根尖外科手术的59%大幅提升至94%,是保存天然牙的重要手段。影响EMS...

2023.8.2 颞下颌关节内压的研究进展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类复杂的、涉及多种因素的疾病,主要分为咀嚼肌紊乱类疾病、关节结构紊乱类疾病、炎性疾病以及骨关节病,是口腔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四种疾病之一。     其病因、病理机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关节功能结构解剖的多样性,给其诊断以及基于相应致病机制的治疗带来不便。虽然当前临床上以保守治...

2023.6.13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不同阶段治疗方法述评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是指一种特异性的颌骨严重并发症,常出现于使用了抗骨质吸收类药物(如双膦酸盐、地诺单抗)、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如贝伐单抗、阿柏西普)、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向基因抑制剂(如依维莫司、西罗莫司)等药物后。     自Marx在2003年首次报道MRONJ以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生素、漱口水...

2023.6.12 口腔鳞癌蛋白组学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简称口腔鳞癌,占口腔癌的90%以上。据调查,全球发病率达40万/年。蛋白组学为寻找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OSCC生物学标记物打开方便之门。蛋白质组这一概念由澳大利亚Maequarie大学MarcWilkins于1994年在第一届意大利锡耶纳蛋白质会议上最先提出,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