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附13例探讨)

2007-9-24 17:09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文清汉 阅读量:2793

  提要 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临床发病率低,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经治的13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总结。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认为本病是由于炎症或各种刺激因素导致骨腔内及其周围组织出血灶的一种修复性的反应,不是真性肿瘤,但手术方法的选择对预后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颌骨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1.本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2.25∶1,年龄8~64岁,平均年龄25岁。
  2.病程2月~8年不等。局部可追溯有外伤史3例,牙龈炎、牙周病史6例,局部无疾病史4例。
  3.就诊原因:大多以局部包块、疼痛、拔牙创不愈、牙齿松动、出血、偶有麻木感而就诊。
  4.发病部位:下颌前牙区5例,双尖牙区4例,髁状突区1例:上颌前牙区2例,一侧整个上颌骨1例。
  5.临床检查:病变范围最小1.5×1.5cm,范围最大的10×8cm,颌骨周围膨隆并伴有周围组织龈瘤样物9例,龈瘤样物为紫红色,易出血。8例相应区域有牙松动或缺失。2例仅有牙龈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增生。
  6.X线表现:7例病变区牙槽骨密度均匀降低,周围骨质粗糙致密:3例病变区呈囊性改变,但周围骨质白线不清楚,牙根均有吸收,其中1例病变范围大,穿破下颌骨下缘,骨皮质不连续。2例病变范围小,仅局限于牙槽突部分,密度反而增高。
  7.治疗方法:13例均采用手术治疗。3例行方块切除术,3例行单纯刮诊术,1例行髁状突高位截除术,1例行上颌骨部分切除术,3例行瘤体+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冷冻再植术,2例行“下颌骨切除术+植骨术”,其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以骨质破坏的多少来决定。
  8.病理报告:13例均报告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其中2例报告为周边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1例为颌骨中心性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并有2例伴动脉瘤样骨囊肿形成,其主要的病理表现为:富有血管的纤维组织及多核巨细胞构成,多核巨细胞较小,数量少,分布不均匀,成簇分布在出血区周围,间质细胞的核大小及形态一致,无核分裂现象。

结果

  本组13例均进行随访2~10年,3例采用单纯刮治术者,有1例术后8月复发,行方块切除3例愈后良好,另一例术前误诊为角化囊肿,因其破坏大,作下颌骨部分切除+髂骨移植,术后4年复发,重新切除加肋骨移植,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其余11例均无复发,术后半年复查X片显示:作方块切除及刮治术者骨小梁生长良好。冷冻再植及骨移植患者,植骨区与受骨区端可见同一X线阻象骨小梁生长,冷冻再植外形良好,肋骨移植外形稍差。

讨论

  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良性病损,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1953年Jaffe氏最早将之从真性肿瘤巨细胞瘤中区分出来〔1〕,以后有学者又将它分类为颌骨中央型及周边型二种。它与巨细胞瘤在临床表现上很难鉴别,鉴别的关键仍须病理组织学检查,在病理形态上,巨细胞较小,数量少分布不均匀,间质细胞的大小及形态一致,无核分裂现象。
  1.发病原因: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发病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外伤、炎症有关,可能是机体对外伤或炎症刺激后出血的一种修复性反应。本组13例,3例可追及外伤史,6例可追及牙周疾病史,4例无明显病因,从X线片分析,有些病例牙槽骨密度均匀降低,周边骨质粗糙致密,而有些范围小的病例,则反而表现为牙槽骨密度升高,似乎说明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的病变是骨质破坏的同时亦在修复的过程。
  2.在临床表现上本病多见于女性〔2〕,儿童与青年好发,下颌多于上颌,下颌又多发生于第一磨牙前的部位。X线表现常显示单房状囊性阴影,并常有骨样或骨小梁发生,周界清楚,极少穿破骨皮质。本组13例患者,男:女为2.25∶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因为统计病例数量较少,导致了与相关文献相反的结论。本组病例颌骨膨隆9例,相应区域牙松动或缺失8例,拔牙创不愈并为肉芽组织所占据者2例,在发病部位上,下前牙区5例,双尖牙区4例,上颌3例,上下颌发生比例为1∶3,平均年龄25岁,儿童、青年比例较大。X线片表现:7例牙槽骨密度均匀降低,周边骨质粗糙,3例有囊性改变,2例牙槽骨密度增高,穿破骨皮质的病例仅有1例,可能因病程长及反复感染所致。因此可以说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不论是临床症状还是X线表现均具有多样性,既可以密度降低,也可以密度增高,还可以呈囊性改变,为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