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少期大涎腺肿瘤(附26例报告)

2007-9-24 17:09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赵洪伟 阅读量:1295

  提要 儿少期(<18岁)大涎腺部位的肿块,易被误诊为炎性肿块而延误治疗。本文报告了26例儿少期大涎腺肿瘤,文内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儿少期 大涎腺 肿瘤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1例(42.3%),女15例(57.7%),右侧16例(61.5%),左侧10例(38.5%)。就诊年龄6~18岁,平均年龄14.8岁。良性肿瘤20例(76.9%),恶性肿瘤6例(23.1%)。病程为2月~18年。
  本文26例大涎腺肿瘤资料,均为术后病理证实。
  病理分类 良性肿瘤以混合瘤的发病率最高18例(90%),恶性肿瘤以肉瘤的发病率最高3例(50%)(表1)。

表1 儿少期大涎腺肿瘤的病理分类
 

病理分类例数
混合瘤
血管瘤
淋巴管瘤
淋巴上皮病
单纯性腺癌
肉 瘤
非何杰金氏病
总 数
7


1
1
1
1
11
11
1
1


2

15
14


1


1
16
4
1
1

1
3

10
18
1
1
1
1
3
1
26
69.2
3.8
3.8
3.8
3.8
11.8
3.8
100

  良性大涎腺肿瘤的治疗,颌下腺肿瘤为手术切除颌下腺与肿瘤,腮腺肿瘤为肿瘤及浅叶切除和面神经解剖术。除2例在院外首次手术后复发外,术后均无复发。
  恶性大涎腺肿瘤的治疗,颌下腺肿瘤为手术切除颌下腺及肿瘤,腮腺肿瘤术前无面瘫,术中见肿瘤与面神经无粘连,可保留面神经。反之术前已有面瘫或术中紧密粘连,应尽力保留面神经,以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除1例腮腺肉瘤作活检后不愿接受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三年未见复发。1例单纯性腺癌术中见肿瘤与腮腺无粘连,手术切除范围未扩大,术后5年死于肿瘤复发,其余病例均未见复发。
讨论

  1. 儿少期大涎腺肿块的诊断
  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和应用辅助检查帮助确诊,并和各种疾病相鉴别,以免误诊。本组入院诊断为涎腺囊肿、腺体慢性炎症、淋巴结炎,术后病理报告为淋巴管瘤、单纯性腺癌、混合瘤共6例,诊断不符合率23.1%。
  对儿少期大涎腺部位的肿块,如经抗炎治疗无效,应考虑肿瘤的可能性。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在院外行抗炎治疗无效或者家长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未及时治疗。Skandalakis等〔1〕提出的“7”字规律对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7”字规律:发病在7天左右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左右的多为先天性疾病。
  涎腺造影能够反映腺体的形态,估计腺体的破坏程度和功能状态,对区别肿瘤和其它疾病、良性与恶性肿瘤有一定帮助〔2〕。造影后再作CT检查,可获进一步确诊资料。切取病变组织或者针吸活检一般只适用无手术指征,为放射治疗和化疗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时采用。
  2. 治疗
  儿少期大涎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腮腺区的良性肿瘤应保留面神经,腮腺癌患者面神经处理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如为低度恶性肿瘤,术前无面瘫,术中见面神经与肿瘤无粘连,可解剖保留面神经。反之若肿瘤恶性度高,侵犯范围广泛,术前已有面瘫或术中见面神经穿过肿瘤或与之紧密粘连,为了彻底根治肿瘤,应牺牲部分或全部面神经,并尽可能即刻作面神经修复,不能因患者年幼勉强保留面神经,否则术后多次复发,最终仍需牺牲面神经。颌下腺肿瘤良性者应摘除颌下腺及肿瘤;若术中冰冻为恶性肿瘤,应适当扩大手术范围。
  Jaquse等〔3〕报道:幼年时接受放射治疗可诱发肿瘤发生,同时由于涎腺肿瘤对于放射治疗不敏感,常需加大放射剂量,极可能影响患者颌面部发育,造成颌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产生颌面畸形。本组2例患者发生类似情况,年龄较大者(16岁)症状轻于年龄小者(8岁)。
  因此,我们强调初次手术的彻底根治,不能寄希望于术后放射治疗。若需采用放射治疗时,应十分谨慎。

作者单位:550004贵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见面神经穿过肿瘤或与之

参考文献
 [1]Skandalakis, et al. Tumor of the neck. Surg.1960;48: 357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