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2例报告

2007-10-6 10:10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杨焕 阅读量:1092

  颈动脉体瘤系化学感受器瘤,属副神经节瘤,临床较少见。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1992~1994年与口腔科协同治愈2例较大的颈动脉体瘤,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病例一 女,42岁,左耳后下肿物缓慢增大10年,以“腮腺颌下区肿物”收入住院。检查:左腮腺颌下区明显膨隆,肿物约7 cm×6 cm×4 cm大小,表面光滑,质中等,可触及传递性搏动并可闻及血管杂音,口内可见咽侧壁饱满并向咽腔突出,张口正常。颈部B超检查考虑为“腮腺混合瘤”。遂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棕红色位于颈动脉三角区上方,包膜完整,呈分叶状,有丰富的血管网;肿瘤下分骑跨于颈动脉分歧部,包绕压迫颈内动脉,使其仅为正常粗细的二分之一。颈外动脉位于肿瘤表面,结扎切断颈外动脉后分离肿瘤过程中颈内动脉壁破裂约0.5 cm,喷射状出血约2000 ml。快速钳夹破裂处将肿瘤迅速摘除,同时修补血管裂口,无效后结扎颈总动脉。此时血压测不到,心音遥远,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快速输血补液,20分后血压恢复,观察30分,神志及肢体活动无异常后,包绕加固颈总动脉结扎端。切除肿瘤约8 cm×6 cm×5 cm大小。病理诊断为化学感受器瘤。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喉镜检查左侧声带麻痹。3个月后复查时完全恢复。随访4年半未见复发。
  病例二 女,33岁,右侧颈部渐增性肿块2年,伴同侧面部发热,以颈部包块性质待查收入住院。检查:右侧颈动脉三角区上方一约7 cm×4 cm×4 cm大小的肿块,呈搏动性,可横向推动不能上下活动。颅Doppler超声(TCD)检测报告为右侧颈总动脉远端动脉瘤,前交通支动脉代偿功能消失,后交通动脉代偿功能良好。颈动脉造影见右颈总动脉分歧部有一约6 cm×4 cm大小椭圆形网状血管显影,颈内动脉向后外方移位。经颈动脉压迫锻炼(Matas试验)40天阻断血流达半小时无不良反应后,在常温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自后向前包绕颈内、外动脉,将肿瘤同与之相连甚密的颈外动脉段一并切除。术中分离颈内动脉近分歧部破裂约0.3 cm,当即抽紧预置环绕颈总动脉的导尿管以阻断血流,用无损伤针线缝合修补血管裂孔。切除肿瘤约6 cm×5 cm×4 cm大小。病理诊断为化学感受器瘤。随诊3年未见复发。

2 讨  论

  颈动脉体瘤较少见,生长缓慢,多以颈部包块就诊,误诊率高。文献报告[1~3]误诊率高达41%~51%。作者认为此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颈动脉体瘤具有独特的三主征[4,5]:①颈前三角区或咽侧壁长期缓慢生长的肿块,部位恒定于下颌角稍下方;②颈动脉向浅侧移位,有时在肿瘤表面可触及搏动的动脉及闻及杂音;③颈内与颈外动脉分离,仔细触诊循其搏动可触及二动脉的大致走向。若肿瘤压迫第Ⅸ~Ⅻ颅神经及颈交感神经则可出现相应症状。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分辨率高,特异性强,安全实用,可作为本病的主要辅助诊断方法。颈动脉造影尤其是数字减影动脉造影也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可靠方法。
  对本病的有效治疗是手术切除。为安全施行手术,术前应行颈动脉压迫锻炼,并做好大量输血和血管缝合移植及必要时结扎颈总动脉的准备。主要术式有动脉外膜下肿瘤切除术和肿瘤合并动脉分歧部切除术。后者合并症较多,以争取施行前法为好。
  例一由于术前未做颈动脉造影及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而误诊,术中仓促结扎颈总动脉,术后幸未遗留任何并发症。可能由于此患者病史长达10年,肿瘤包绕颈内动脉缓慢生长,压迫血管变窄,颅内侧支循环已建立,实属侥幸。故临床上对于颈部包块的术前诊断定要慎重。

作者简介:杨 焕现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研究生

作者单位:杨 焕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730030
     杨 兰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

参考文献

 1 冯友贤,施 群.国内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上海医学,1982,5(1):40~45
 2 Shamblin WR, Remine WH, Sheps SG, et al. Carotid body tumor (chemodectoma). Am J Surg, 1971,122:732~739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